秋分这份养生宝典要收藏|提醒中老年人:这三道汤要多喝,营养润燥,腿脚有劲!
2022/9/23 12:00:00 老中医生活道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这个时候,阴阳之气由夏外散转为秋收藏,人体的气血亦同。因此,如何在秋分科学养生,大有学问。

“暑褪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
这是形容秋分气候特征的经典诗句。俗话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白露过后,天气“中午热,早晚凉”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天地之间阴阳的变化悄然换了权重,这从白露后人们的舌象以淡白舌更多见也可初见端倪。因此,秋分时节是调理身体的重要时候,也是开始为来年春夏的生长蓄积能量的时候。

养生要点
秋
1、适当“秋冻”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秋天有“薄衣御寒”的养生之道。不过对于体质虚弱者或老人儿童,夜间入睡后要盖好被子,以防腹部受凉,诱发各种疾病。
秋
2、常笑宣肺
在精神方面,秋季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人们的情绪未免有些垂暮之感。这时,应保持神志安宁,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不同程度的笑对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脏、肌肉等器官有适当的协调作用。
秋
3、运动以登山为最宜
金秋季节,天高气爽,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机,登山、慢跑、散步、打球……特别是登山,可以改善人体的循环系统,增加肺活量,激发快乐和活力。登山还可以配合呼吸,这样可以加强肺部循环功能,更能加速人体代谢过程。
秋
4、及时收纳夏季用品
秋分过后,应把夏季使用的凉席、电扇等用品收纳起来,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换上床单、薄被等,避免受凉,预防感冒。

饮食攻略

1、多食水果防干燥

秋分时节天气干燥,要多吃水果。水果中以梨、甘蔗为首选,其次,像荸荠、香蕉等也是良好的润燥之物。

2、白色蔬菜养阴生津

夏天津液损耗严重,入秋后,要多吃些养阴生津的蔬菜。而白色蔬菜一般津液比较浓。有萝卜、花菜、百合、山药等。

3、多喝汤滋润肺腑

秋季干燥气候容易使人的水分蒸发加快,从而使人有不同程度“干燥感”,中医认为燥易伤肺,津亏液少。因此,秋天适当喝些保健汤水,既滋阴润肺,又可及时补充水分。藕、土豆、山药都是煲汤佳品。

4、吃鸭肉去秋燥

鸭肉可以滋阴养血,有利消肿,益胃生津的效果,也有益于咳嗽水肿,小便不利,大便干燥,食欲不佳的人。因此,燥热季节最适合吃鸭。

5、早晨喝粥最养胃

秋天应选择一些容易消化的滋补食物,让身体机能能够顺利适应从夏热至秋凉的过程,粥就具备了这个功能。每天早上空腹胃虚,喝上一大碗热粥,不但让肠胃得到滋养,减少消化系统的负担,还能补充营养,为一天的工作养精蓄锐。

6、去火去燥多喝茶

秋季天气凉爽,风霜高洁,气候干燥,余热未消,人体津液未完全恢复平衡,容易让人产生秋燥及秋乏。此时,饮用乌龙茶一类的青茶为好。此茶性味介于红、绿之间,不寒不热,既能消除余热又能恢复津液。
养生食谱
秋分节气已经来临,想要健康,不妨学学这几道养生菜谱,为自己的健康加几道菜。

1、萝卜杏仁煮牛肺
原料:萝卜500克,杏仁15克,牛肺250克。
做法:
萝卜切块,杏仁去皮、尖。
牛肺用开水烫过,再以姜汁、料酒旺火炒透。
瓦锅内加水适量,放入牛肺、萝卜、杏仁,煮熟即成。
功效:补肺清肺、降气除痰。
服法:吃肺饮汤。每周2~3次。

2、当归炖子鸡
原料:当归30克,小母鸡1只,红枣5颗,姜1块,枸杞1把。
做法:
鸡宰杀后去毛,剖腹洗净,剁去爪,用开水分透,再放入凉水中洗净,沥干水分.鸡肉冷水下锅烧开后,倒掉血水,洗净浮沫。
当归洗净,按块质大小,顺切几刀.姜葱洗净,姜拍破,葱切段待用。
将当归,姜,葱装入鸡腹内,肚腹朝上放入砂锅内,注入清水适量,加入盐,料酒,胃武火上烧开,再改用炆火炖至鸡肉酥烂时即成。
功效:补血益气、和胃止痛。


3、黄精粥
原料:黄精15~30克(或鲜黄精30~60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
做法:黄精切片,煎取浓汁,去渣,同粳米煮粥,粥成后加白糖适量即可食用。每日1剂。
功效:滋阴润肺、平咳去痰。
禁忌:脾虚有湿、咳嗽痰多而稀白者不可食用。

(版权说明: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所用仅为分享,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老中医养生道
我们愿意分享,分享您需要的有用的、客观的健康养生文章。
我们愿意提供,提供您适合的天然的、放心的健康养生产品。
老中医养生道,您健康路上的一个平凡铺路工。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购买产品,点击“阅读原文”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老中医生活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