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吃久了,血管会变“脆”?可以吃吃停停吗?医生说出真相
2022/12/19 8:54:09 小南健康分享经验

     导语:阿司匹林广泛应用于镇痛,抗风湿、抑制体内血小板聚集,特别是老年人的体质降低,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降低心肌梗死以及中风的发病率,很多人每天会服用阿司匹林保护心血管疾病,并预防此类疾病的出现。

     那么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真的可以保护心血管系统吗?阿司匹林吃久了血管会变“脆”吗?今天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01

     为什么阿司匹林被许多人称为“神药”?

     每年消耗1500亿片

     阿司匹林到底有多好呢?阿司匹林又名为乙酰水杨酸是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物,阿司匹林诞生于1899年3月。

     与大多数西药不同,阿司匹林的分子结构特别简单,并且合成成本极低,根据相关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球每年的阿司匹林消费量基本保持在5万吨左右,关于每年使用1,500亿片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老药,能够以如此惊人的数量使用,也可以看出阿司匹林在制药行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阿司匹林不仅用于治疗感冒,发烧,牙痛,头痛,关节痛,风湿病还能够抑制体内血小板聚集,平时合理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心肌梗死,正所谓“一专多能”,因此阿司匹林被很多人称之为“神药”。

     阿司匹林的主要用途包括镇痛、解热、抗炎、抗风湿、抗血小板聚集、抗癌等,此外,它还可用于治疗川崎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

    

     02

     阿司匹林吃久了,血管会变“脆”?

     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弱的人,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刺激血管增加脑出血和脑梗塞的概率。

     阿司匹林有助于发挥抗凝作用,抑制斑块血栓形成,从而避免血管狭窄降低患脑梗以及心肌梗死的概率。

     所以阿司匹林的作用是保护血管,大家无需担心血管会变脆,如果血管变得脆弱,很可能是疾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对于高血脂患者来说容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大量脂质物质硬化堆积在血管内壁,导致血管原有弹性降低,血压无法控制,出现血管破裂。

     阿司匹林在抑制血小板凝结的过程中降低整个环氧合酶核心,避免血栓形成综上所述,阿司匹林在发挥功效时不会刺激血管,只会抑制血小板生成,不会导致血管变脆。

     正所谓是“药三分毒”,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给身体带来不良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合理服用,每天控制在服用75~150毫克。

    

     03

     可以吃吃停停吗?医生说出真相

     阿司匹林是不可以吃吃停停的,如果服用阿司匹林的时候吃吃停停,药物将不会起作用不利于病情改善,并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或出现不良反应,所以说应该要根据医生的嘱咐合理服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的具体用药与自身疾病密不可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服用,通常情况下病情稳定后可以逐渐减少剂量直至停药。

     04

     服用阿司匹林的日常预防措施是什么?

     (1) 服用药物期间出现任何上腹部不适,比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反酸,嗳气,厌食,烧心,灼热感或出现鼻出血,泌尿生殖道出血,牙龈出血,血肿应及时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

     (2) 低剂量阿司匹林对消化道带来的症状不明显,应提醒患者监测粪便颜色,当发现粪便出现了黑便或者是血,便应及时就诊。

     (3) 多期消化道损伤发生在服用阿司匹林后12个月内,3个月达到高峰,应提醒患者每1-3个月定期检查粪便隐血和血常规,一旦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或血红蛋白减少,应停止用药。

    

     (4) 高危患者:年龄65岁以上的老年人,或者是具有消化道出血或消化道溃疡,消化道不良,胃食管反流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群,以及使用其他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非甾体抗炎药以及糖皮质激素和活血化瘀中成药的患者,应在头三个月间隔两周监测一次粪便隐血和血常规检查。

     (5) 酒精会加重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损害,患者应避免饮酒。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小南健康分享经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