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手术前,病人和家属要向医生问清楚3个问题,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2022/12/22 9:40:39 小南健康分享经验

     一说到手术室这个地方,很多人就感到恐惧。

     医院的手术室总是神秘莫测,每当做手术的时候,大门就会紧闭,屏幕显示“手术中”三个大红字。

    

     守在外面的家属会心急如焚,不知道进展如何,是否顺利,还要多久?对于在手术室中做手术的患者来说,更是一场战斗。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手术室神秘的面纱。

     手术的基本流程

     【手术前】:

     办理住院手续、分配床位,一线管床医生会和你见面,根据病历详细询问情况。

     术前检查具体项目有:胸片、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血生化、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血清八项、血型,手术前一天,医生会和家属谈话,请家属签知情同意书。

    

     【手术中】

     一场手术需要配备的基础人员有六名,分别是主刀医生,一助、二助、麻醉医生、器械护士,巡回护士。

     物品准备:

     卵圆钳、注射器、麻醉药品、换药碗、弯盘、镊子、棉球、剪刀、手术刀、血管钳、消毒冲洗液、持针器、缝线、引流条、纱布、绷带、胶布。

     【手术后】

     手术结束后,麻醉医生会根据病人情况决定是否送麻醉复苏室,直至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再送回病房,需继续严密监护的病人送至监护室。

    

     做手术时为何要让家属签字?让家人签名主要有三个目的

     第一: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签字并不是说为了推卸责任,而是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患者有对手术治疗的选择权利。

     让他们对手术可能出现的一些并发症和意外情况有一种心理准备或可否接受,希望得到患者的理解并同意手术,例如对孤立肾肾癌进行手术,很有可能出现保留不住肾脏或术后尿毒症,有时难以避免。

    

     第二:让病人家属充分了解疾病

     通过签字可以让病人家属充分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施行手术的目的及后果,以便与他们取得一致意见,虽有风险仍愿接受手术治疗。还可让家属配合医生做病人的思想工作,使之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与勇气。

     第三:避免术后出现某些争议

     医生手术前会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术后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及防范意识,以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任何操作都有风险,但术前交谈也是“丑话先说”,签名交谈是为了避免术后发生某些纠纷。

    

     做手术前,病人和家属要向医生问清楚3个问题,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手术的效果如何?有没有什么风险”

     任何手术都会给身体带来好处和损伤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所以医生在做手术之前会告诉患者这项手术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好处,若是不进行手术又会有哪些后果。

     在进行手术之前,患者家属应该了解手术是否能够改善病情,如果只是暂缓或者后续还需进行二次手术治疗时,需考虑自己是否可以承担如此巨大的经济压力。

    

     “有没有其他选择”

     这个问题听起来很傻,但是实际上却非常重要。因为大多时候,即将进行的手术或有创操作,都不是唯一的选择,只是好几个选项中医生可能觉得最好的那一项,但是,你依旧有必要询问以下问题:

     除了手术,还有其他非手术方法供患者选择吗?相比之下有什么优劣?

     “手术后将发生什么”

     手术通常会有短期的活动局限和/或饮食限制,具体的量根据手术的类型和你的活动水平会有差异。向医师询问你将有多久不能工作,而且确保医师知道你工作的类型。

     在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哪些并发症?通常多久会出现这些并发症,以及出现这些并发症后会怎样?

    

     总之,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案,患者和家属在充分了解手术收益和风险的情况下,一定要尽量配合,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小南健康分享经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