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的全与不全
2022/3/6 9:07:23 在学术界谋生存

     有朋友问:阅读文献时,如何确认自己读过的文献代表了目前的研究现状,而不会有所遗漏?这个问题困扰每个学者,包括我自己。只不过,这个问题像块棱角分明的巨石。在学术界时间长了,积累的经验会慢慢磨掉石块的棱角,减小它的体量。虽然写论文时仍有这个困惑,但不再觉得泰山压顶,也不觉得如芒在背。没有诀窍,只有两点常识。一是要凭良心综述文献。使用最先进的文献检索工具,用自己论文的关键词检索,认真看每篇最新的相关文献的摘要。对直接相关的论文,持积极肯定的态度总结其要点,宁可拔高其贡献,绝不贬低,绝不暗讽。文献如山如海,而且每天增长,若非天才,无论怎样努力也不可能把文献一网打尽。但是,凭良心综述已经找到的文献,就是给自己制作救生圈。对文献不公正,全也是不全;对文献公正,不全也是全。只要审稿人确信论文作者是诚实的君子,即使发现作者遗漏了重要文献,也会宽宏大量地指出,而不是尖锐刻薄地质疑。哪怕被遗漏是审稿人自己的得意论文,公正的审稿人也不会因疑生怒,上纲上线。二是慢慢建立自己在学术界的身份,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把自己变成一个值得同行信赖的学术品牌。二十多年前,欧博文老师对我说过:除了名声,学者一无所有。学术品牌如商业品牌,难建易毁。自尊的学者莫不小心保护自己的学术声誉。因此,只要在学术界建立了良好信誉,就不必在综述文献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审稿人有权力,但公正的审稿人深知必须尊重论文作者的权利,否则就是滥用权力。一旦成为名牌学者,匿名就变得十分困难,学术名誉就成了审稿人必须尊重的权利。

     综述文献不可能面面俱到,滴水不漏。这是学者无可奈何的现实,也是不可能消除的不安。尊重同行,辛勤建立小心保护自己的学术名誉,是化解不安的有效方法。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在学术界谋生存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