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与读者的债主心态
2022/8/9 8:28:33 在学术界谋生存

     债主心态,就是觉得别人欠了自己点什么,可能是钱,也可能是人情。

     大学生对教师,容易产生债主心态,爆发在期末做教评时。学到了东西,功在自己;没学到东西,过在教师。

     学费很贵,有些教师不称职,学生的债主心态往往有理。

     有趣的是,这种债主心态,在交学费但不认真上课的学生中最普遍。

     我猜想,在他们心中,交学费是放债,老师上课是还债;收债不必用功,所以上课不必用功。

     读者对作者也容易以债主自居。

     书越来越贵了,有些书质量差,买书人的债主心态往往有理。

     有趣的是,这种债主心态,在买书但不认真读书或者学养不足看不懂的人中最普遍。

     我猜想,在他们心中,买书是放债,读书是放债,在书中看不到他们喜欢看的,就作者没还债。也许他们觉得,买书就买到了债主资格。收债不必用功,不必有学养;读书不必用功,不必有学养。

     斯宾诺莎说: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叔本华说: “多数情况下,众人像对着镜子狺狺不已的狗,不知道在镜中看到的是自己,以为是另一只狗。”

     孔夫子指出了一个必然:“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教书的与写书的,不可不察。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在学术界谋生存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