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飞速内卷的学术考核制度竖白旗
2023/1/20 12:20:00 在学术界谋生存

     人性有种种不善,最本质的是贪婪和懒惰。索取超过需求,是贪婪。努力程度低于能力,是懒惰。幼儿学走路,积极主动;会走了,能走,但不愿走了,缠着父母和祖父母,让人抱着,既安全省力,又看得远,有趣好玩儿。

     走路通常是一种消耗,如同打球时需要捡球,必不可少,然而枯燥无聊。忍耐枯燥无聊是人生的必修课。不过,人生短暂,人性贪玩,人人想把有趣时间最大化,把下苦功时间最小化。这是天性,算不上恶,只能算不善。

     各行各业都有行规,建章立制的两大目标就是制约贪和懒。过去四十年,学术界发展最快、传播最广的制度是以发表为指标的学术业绩考核。考核体系越来越博大,指标量化越来越精深。换一任主管,指标体系就上升一级。做一次全面考核,指标体系就更新一代。全局如此,每个学术机构更如此。

     以严肃学术发表为指标的学术考核从无到有,是把双刃剑。负面效果是挤压了天才自由探索的空间,缩短了天才自由成长的时间,弊大于利。但是,对中人之材而言,却可以算是制度环境的优化,利大于弊。

     “述而不作”行不通了,“完美主义”遁词失效了。中人之材不得不下苦功追求创新,不得不天天写天天改。下足了真功夫,就能做出点真学问。持之以恒,铢积锱累,细小的真学问就能积累成中等的真学问。限于天分和环境,长不成参天大树,作不了栋梁。但是,人尽其才,成为有用之材,留下些许智力遗产,终究胜于自生自灭。

     过犹不及。考核制度快速更新换代是一把刀,刀锋直指学者的良知,引诱意志薄弱的年轻学人造假灌水,甚至自愿充当“掠食期刊”的猎物。

     我无法适应考核制度的飞速更新换代,认输,投降,竖白旗。《学者的术与道》是我最后一本谈治学的书,权当保留一线希望。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在学术界谋生存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