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缓焦虑的诀窍是破除四大迷信
2024/4/1 在学术界谋生存
学术生涯的焦虑有四个内在根源,堪称四大迷信。
(一)迷信自我
自我迷信表现为完美主义,自我神化,自负能做出完美的研究成果,一劳永逸地解决前人多年解决不了的问题。捞不到水中月,摘不到镜中花,就自我怀疑,导致焦虑。
克制自我迷信,就是掌握平衡,既要自信,下真工夫,追求完美;又要有自知之明,不迷信自己能达到完美。
(二)迷信名人
迷信名人,急于成名成家。迷信名人是表象,迷信自己是实质。自己想当名人,就把心中的名人神化,否则不会有这么大的兴趣成名成家。迷信名人,想取而代之,于是有兴趣屠龙。屠不动,就焦虑;遭到反击,更加焦虑。
克制名人迷信,要牢记一个简单的事实:名学者多少有点真本事,屠不动很正常。
(三)迷信方法
学术界有方法论崇拜。懂点定量分析,就认为定量方法是唯一科学的方法;懂点扎根理论,就认为扎根方法是唯一科学的方法。正如钱锺书先生揶揄的:“不仅欲以显微镜、望远镜佐近视眼之目力,而径以显微镜、望远镜能使瞎眼者见物。”
要克制方法迷信,可以采取用户视角。方法归根结蒂是个工具,用户面对工具,要郑重其事。方法好比汽车,十分复杂,开车代步,会开就行,不要操心修车、造车。这样对待方法,就可以减少很多焦虑。
(四)迷信勤奋
迷信勤奋,奢望勤能补拙。华罗庚先生有两句诗:“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先生说的想必是真心话,然而那是天才自述,非天才不要代入角色。
对非天才而言,勤不能补拙,一分辛苦不等于一分才。辛苦无法转换成天分。华先生的用意是激励天才努力,不是鼓励非天才以天才自居,也不是主张靠努力能变成天才。天才必须努力,但单凭努力不能造就天才。
小结
学术界高手如林,竞争激烈,压力巨大,自知之明是谋生存的关键本领。不以天才自居,深信自己足够聪明,更信自己没那么聪明。真心相信自己是中人之材,至多是中上之材。只相信实力,只下真工夫。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淇℃伅浠呬緵鍙傝€冿紝涓嶆瀯鎴愪换浣曚箣寤鸿銆佹帹鑽愭垨鎸囧紩銆傛枃绔犵増鏉冨睘浜庡師钁椾綔鏉冧汉锛岃嫢鎮ㄨ涓烘鏂囦笉瀹滆鏀跺綍渚涘ぇ瀹跺厤璐归槄璇伙紝璇烽偖浠舵垨鐢佃瘽閫氱煡鎴戜滑锛屾垜浠敹鍒伴€氱煡鍚庯紝浼氱珛鍗冲皢鎮ㄧ殑浣滃搧浠庢湰缃戠珯鍒犻櫎銆�
返回 在学术界谋生存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