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肝”出问题,中医开出“特殊医嘱”,这样哭两周病情竟然减轻了
2023/4/2 7:10:00 养生中国

    

     每天哭半小时,病就好了?

     没错,就是这么神奇。

     据上游新闻报道:

     近日,河南网友小罗(网名:妍珍呐我暴富了)在小红书分享了她的看病经历,并晒出了“特殊医嘱”——每天哭半小时。

     原来,今年年初,小罗因长期心情低落出现了心情烦闷、肢体疲惫、胸闷胸痛等问题,去了郑州当地有名的一家中医院看病。

     医生把了脉后询问病情,因为其中一个问题触动了小罗,使她当场落泪。

     医生根据四诊情况,诊断她是肝气郁结导致的少阳证,于是开出了治疗方案,方案中不仅有中药,还要求她每天哭半小时……

     “不开心也要强迫自己哭,就是必须要难过。”

     “我没有完全按照医生说的方式去哭,不过还是将信将疑地哭了好几次,现在两周下来感觉心情好了很多。”

     “以前特喜欢阴天厌烦阳光,现在明显想去晒太阳了,可能副作用就是哭多了,连看电影《深海》都哭不出来了。”

     为此,上游新闻的记者特地请教了重庆一家三甲医院的中医专家,医生表示,这属于中医诊疗中的——情志疗法。

     情志疗法并不“罕见”

     中医情志疗法是一门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医学心理学。

     可能大家对这个医学名词比较陌生,但是,小郎中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就很容易理解了。

     范进中举!

     清代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生动地记载了这个故事:胡屠夫一巴掌将因中举后狂喜不已、痰迷心窍的范进打得痰涎俱出,使他的神志恢复如常。

     这就是利用了中医理论中“恐胜喜”的方法来治疗“心病”。

     情绪过度“情绪治”

     毋庸置疑的是,不良的情绪变化对身体会产生不利影响。

     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中医学历来重视心理因素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吴师机就曾在《理瀹骈文》中说:“情欲之感,非药能愈,七情之病,当以情治”。

     上文所述的“恐胜喜”,其实就属于中医情志相胜疗法中的一种。

     中医认为,用互相制约、克制的情志来转移和干扰对机体有害的情志,可减少情志过极对身体的损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曾指出:

     怒伤肝,悲胜怒;

     喜伤心,恐胜喜;

     思伤脾,怒胜思;

     忧伤肺,喜胜忧;

     恐伤肾,思胜恐。

     在历史中,也留下了许多与之相关的故事——

     01怒胜思

     据《吕氏春秋》记载:战国时代的齐闵王不知得了什么怪病,整天郁郁寡欢,茶饭无思,坐卧不宁,久治无效,只好去宋国请名医文挚来诊治。

     文挚到了齐国,详细诊断后对太子说:“大王的病可以治好。但是,大王痊愈后,必杀我无疑。”

     太子不解地问为什么。

     文挚回答说:“大王的病只有用激怒的方法才能治好。可是惹恼了大王,我一定会被杀死的。”

     太子听了恳求道:“只要能治好大王的病,我和母后会以死来求情保全你的性命。”

     文挚推辞不过,只得应允。

     于是他与太子约好日期,结果文挚接连爽约三次。

     齐王见文挚屡屡失约,甚感恼怒,已经很生气了。

     没想到,有一天,文挚突然不请自来。到了之后连鞋也不脱,一直走到齐王的床上,踩着齐王的衣服,开始询问齐王的病情。

     齐王气得不理他。

     文挚又用更不礼貌的言辞对齐王说话,齐王气得大吼一声,坐了起来。

     这一怒,齐王忧郁的病症竟然好了!

     文挚根据中医情志治病的“怒胜思”的原则,采用激怒病人的治疗手段,治好了齐王的忧郁症,留下了一个情志疗法的典型范例。

     02喜胜忧

     《续名医类案》记载过这样一个医案:

     明代名医汪石山曾治疗了这样一位病人,此人是县衙的差役。

     他用铁索锁住犯人,在押送途中,犯人投河自尽。

     其家属状告差役说,犯人是被其勒索逼迫而死。

     差役花费了一大笔钱财才洗脱罪名,却因郁愤难平而病,神志不清,如痴如醉,妄言乱语,无复知识。

     汪石山看诊后说:“这个人因破财而忧,必须让他高兴起来才能治疗,岂是药物能治好的。”

     于是,叫旁人将锡熔化后制成几锭银子,放在他的床边。

     病人见到银子爱不释手,病也随之痊愈。

     这就是以喜胜忧的例子。

     03思胜恐

     此外,《续名医类案》中还记载了卢不远治疗恐死症患者的案例。

     他先用语言开导,然后带患者学习“参究法”,和患者一起研究生命之源、深究生死,使患者对生死不再恐惧,从而病愈。

     04悲胜怒

     《景岳全书》中记载燕姬因怒而厥,张景岳诊后便声言其危,假称要用灸法才能治好,燕姬知道灸法不仅会引起疼痛,而且会损毁面容或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于是继而转悲,悲则气消,将胸中的郁怒之气排解。这样就克制了愤怒的情绪,消除了愤怒引起的疾病。

     看了这些精彩故事,您认为文章开头“网友小罗”的医生使用哪种情绪来缓解“肝气郁结”的呢?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开始只是腰痛,一查竟是“癌王”!这种癌该怎么防?

    

    清明前有一道“坎”,这批人最容易倒下,大家都看看吧~

    

    比吃肉还可怕,这3个“高脂陷阱”正悄悄升高我们的血脂!

    

    受寒胃痛别慌张,用它煮鸡蛋,相当于给肠胃贴个“暖宝宝”

    

     编辑:高继明 审核:朱蕗鋆

     文中医案摘自:

     党 政 论 坛·干 部 文摘《情志疗法巧治病》 文 / 姜宏军

     中医药文化《石 山 妙 法 治 忧 愤》文/胡冬裴

     中医健康养生《文挚乱世中的“情疗”高手》 文/田艳霞

     喜欢我们的内容

     请点击下方的养生中国名片

     关注公众号

     就能每天看到我们了

     ↓↓↓

     关注养生中国每天早晨七点钟学点咱老百姓用得上的健康知识~

     更多中医药资讯

     请扫码关注

    

    

    

     喜欢就点个“在看”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养生中国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