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做这事5分钟,大脑会加速修复!保护大脑的方法,它最简单
2023/4/25 7:10:00 养生中国

    

     您喜欢“发呆”吗?

     虽然这种“开小差”的行为听起来有些“懒散”,但有研究证实,它可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健脑方式。

     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现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推出的“5125”健康生活理念中,就曾建议每人每天应抽出5分钟发呆。

     别看只有短短的5分钟,却能给我们带来3个巨大的好处——

     01保护大脑

     人在高压状态下,情绪和认知都容易“出错”,如控制不好脾气、不能高效工作等。

     发呆时,人体和大脑都处于一种舒缓状态,是很好的精神调剂手段,还有利于保持大脑的正常运转。

     02减少负面情绪

     美国哈佛医学院和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的研究显示,发呆是最简单的减压方式。

     心无杂念、脑子里什么也不想的时候,大脑中的α脑电波得到加强。

     这种特殊的脑电波可以抑制信息超载,让注意力和意念更加集中,从而改善情绪,减轻压力,缓解焦虑不安。

     另有研究发现,每天适当发会儿呆能将焦虑和抑郁风险降低25%。

     03提高认知能力

     发呆时大脑并非“不动”了,美国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的神经学学者马库斯·雷切利发现,人在发呆时,与记忆相关的脑区如海马体、内侧前额叶等反而更活跃了。

     这些大脑活动可以帮助整理、消化大量信息,让认知功能更有效。

     有这些表现的人最适合发呆

     头痛:尤其是压力导致的紧张性头痛。

     肌肉不适:通常我们会把脖颈疼痛归咎于看电脑时间太长,但事实上这也可能是压力过大所致。

     眼皮跳:压力可能会导致部分人眼皮跳,这一症状学名为眼睑痉挛。

     恶心:压力会令肠胃不适,而恶心可成为忧虑的副产品。

     瞌睡:压力荷尔蒙会导致身体内肾上腺素水平飙升,然后就陷入困乏状态。

     易忘事:虽然压力能保持大脑警醒,但研究显示,慢性压力会使海马体体积缩小,而海马体负责一些记忆功能。

     如何正确发呆?

     01最好在独处时发呆

     独处时发发呆有助于大脑健康,和别人谈话时发呆,可能会被认为做事不够专心。

     02确保环境安全

     人在发呆时,往往会对周围环境改变的敏感性降低,如果您正处在不安全的环境,比如开车、过马路时,就不宜发呆。

     03给头部支撑效果更好

     如果头部有条件靠在椅背,或用手臂支撑头部,发呆效果更好,因为头颈部肌肉放松更有利于产生松弛反应。

     04尽量使自己放松

     发呆时如果不能尽快地放松下来,可以回忆自己以前经历过的轻松愉悦的场景,比如置身于温暖舒适的海滩。

     05配合深呼吸

     还可以配合进行深度的呼吸,特别是腹式呼吸:将注意力集中在腹部的肌肉上,主动地收缩或舒张腹肌,进行5~8次缓慢腹式深呼吸,不但可以减压,也可增加大脑的氧气供应。

     小贴士

     并非所有的“发呆”都有助于健康,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儿童来说,如果经常不自觉地发呆,可能与疾病有关,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6种表现预示血液里边“油太大”!快按揉三个穴做一做疏通

    

    春末夏初这些食物最养人,“三鲜”“四果”一定安排上~

    

    在床上做这事“致癌”!但无数人为之痴迷……你能避开吗?

    

    吃杂粮易伤胃,怎么处理才养人?

    

     编辑:高继明 审核:朱蕗鋆

     本文综合自生命时报、北京晨报、健康朝阳等。

     喜欢我们的内容

     请点击下方的养生中国名片

     关注公众号

     就能每天看到我们了

     ↓↓↓

     关注养生中国每天早晨七点钟学点咱老百姓用得上的健康知识~

     更多中医药资讯

     请扫码关注

    

    

    

     喜欢就点个“在看”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养生中国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