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可以被治愈吗?为什么要越早接受康复训练越好?
2019/5/11 7:00:00 养生大国医

    

    

     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起病于婴幼儿期,多为男性儿童。自闭症与唐氏综合征一样,都是终身性的疾病,外面宣称可以完全治愈自闭症的机构都是骗人,家长们不要轻易被蒙骗。

     家长们平时要多关心宝宝的成长,如果出现语言障碍、行为刻板等征兆,要及时就医,越早确诊,积极地进行训练,即便是自闭症无法治愈,未来也能更好地照顾自己。

    

     自闭症的起因是什么呢?

     目前医学上还没有定论。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遗传因素

     20%的自闭症患者中,他的家族中可能存在智力发展迟缓、语言发展停滞的人。

     2、怀孕期间的病毒感染

     母亲在怀孕的时候可能因为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感染的原因,导致胎儿脑部发育受损

     3、脑伤

     在生产过程中早产、难产、新生儿脑伤,或者婴儿因为其他疾病导致脑部受伤的,都可能增加自闭症的患病可能。

     4、新陈代谢疾病

     例如苯酮尿症等先天的新陈代谢障碍,导致脑细胞功能的失调与障碍,可能会造成自闭症。

     如何及早发现孩子有自闭症倾向?

    

     综合国内外专家对家长的建议,总结了七个重要的早期征兆,它们分别是:

     ① 孩子到了六个月大的时候:没有灿烂的笑容或者是高兴的表情;

     ② 到了九个月大的时候:没有和周围人互动的声音、笑容或者是面部表情;

     ③ 到了十二个月大的时候:对于别人叫自己的名字缺乏反应;

     ④ 到了十二个月大的时候:没有婴儿语;

     ⑤ 到了十二个月大的时候:没有和周围人姿势上的互动,比如:指东西、让别人看一个东西、伸手去拿东西或者是招手;

     ⑥ 到了十六个月大的时候:没有语言;

     ⑦ 到了二十四个月大的时候:没有有意义的两字短语(模仿别人或者是重复别人说话的不算);

    

     作为家长,需要知道的是这些只是告诉你孩子有可能患有自闭症,如果孩子符合了这些早期征兆的话,我们应该尽早带孩子去找专业的医生给孩子做一个评估,然后及早开始相关的康复训练。

     但是也要注意,不是说有这个征兆,孩子就是自闭症了,这只是一个参考。

     自闭症可以被治愈吗

     很可惜,就目前的科学医疗手段,甚至还尚不明了自闭症的发病原因,只能笼统的归为“基因”问题。无法找到病根,就意味着自闭症还没有有效显著的治愈手段,自闭症将伴随患者走完一生。

     如果说,要彻底的“消除”自闭症症状,即患者的错误基因、大脑异常生理得以完全改善,与正常人无异,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患者幼小时期使用一些正确的物理和心里训练,是可以改善他们的症状的。也就是说,自闭症不能被治愈,但可以被训练改善。

    

     成功治疗的患者,可以独立生活,有着良好的状态,能融入正常人的圈子,甚至还有上大学的案例。虽然从专家的角度来看,这些被治疗的患者仍然在某些时候显示出自闭症的特征,但这已经足以令人欣慰了。

     由于自闭症逐渐被广泛关注,在我国生出不同种类的训练恢复方式。但大多数都殊途同归,以科学有效的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导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自闭症的康复黄金期是6岁之前,在此期间进行恢复培训的患者,要比年龄稍大的成功率高很多。

     孩子患有自闭,家长应该怎么做?

    

     1、千万不要把自己和孩子封闭起来,要让更多的人去知道和了解自闭症。

     把孩子和自己关在家里,不和外界沟通,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觉得尴尬,不知道怎么去面对孩子的突发情况,或者是孩子已经把我们弄得精疲力尽了。

     要学会去应付这些让自己束手无策的事情,挺起胸膛,带着家人和孩子走入社会。

     2、不要太过在意身边人的眼神或者是想法,我们实在不需要那些负面的东西。

     如果你觉得别人的眼神或者行为让你觉得自卑,不敢去面对,那么就要想想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因为孩子的不适当行为和举动让你觉得羞愧,还是自己的心态问题?

     如果是前者,那么我们就想办法去改变这些行为,教孩子应该在公众场合如何去应对。如果是后者,我们要赶紧端正自己的心态,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接受自己孩子的不同,才会带动你身边的人逐步接受。

    

     3、学会如何控制住孩子糟糕的脾气。

     这点不容易做到,但是为了你的家庭,为了孩子,为了你们都能够过正常的生活,作为家长必须要学会这点。要分析和给孩子的行为找到恰当的表达途径,要懂得在公众场合如何使孩子从发脾气快速变得安静。

     有时候,一些音乐、电子产品、食物和辅助沟通工具都可以达到这个功效。

     4、保持自己的心境开朗,懂得幽默,并且坚持锻炼身体。

     要懂得观察自己是不是过度劳累,情绪上是不是快要透支,适当地给自己一些喘息的机会,只有当家长的心态和身体情况良好的时候,才能够给孩子一个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

    

    

    

    

     往期精彩内容,更多养生必备

     尽在阅读原文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养生大国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