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三分虚,女性秋季养生小心常见误区,平稳过秋,牢记三点!
2019/10/1 7:00:00养生大国医 养生大国医

    

    

     秋意渐浓,带来的不仅是凉风习习,昼夜温差的加大,也让很多人感到鼻干、咽燥、嗓子痒,甚至有咳嗽痰粘、便秘、口臭等症状,有些女性连皮肤都变得粗糙,失去往日光泽。

     女性秋季养生三部曲

     专家表示,这可能都是燥邪攻体导致的!燥邪为患有两大特点,一是燥邪干涩,易伤津液;二是燥易伤肺。因此秋季养生,重在润燥!女性朋友秋季养生不妨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养肺阴

     要说秋天哪个部位最脆弱,那一定是肺部了。肺为娇脏,与外界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氧气交换,肺主一身之气,全身血液也流经于肺,因此最易受伤。

     但秋燥来袭,肺气、津液不断耗损,肺脏失去润养,形成肺气阴虚。不仅肺的自我修复能力会急剧下降,而且对外界的细菌、病毒、尘螨等有害物的抵御能力也会下降,进一步降低免疫力。

     不过此时也是养肺的黄金时机,尤其是女性朋友,养颜先养肺。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肺不好的人不仅皮肤没有光彩,还特别爱过敏。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秋季进补,人体摄入的养分吸收与利用率高,较易积蓄并发挥功效,所以防止秋燥,不妨从日常饮食调理入手。

     ?沙参麦冬汤

     沙参麦冬汤对身体干咳、口唇干燥、咽喉干痛这些症状,有很好的调整缓解作用。

    

     材料:沙参(10克)、玉竹(10克)、甘草(5克)、桑叶(6克)、生扁豆(10克)、天花粉(10克)、麦门冬(10克)

     做法:所有材料熬煮成汤即可服用。

     功效:滋阴补气、清热健脾。

    

     ?铁皮枫斗

     铁皮枫斗素有“滋阴圣药”之称,《神农本草经》称其为“性味甘寒,入胃、肾、肺经,补肺、胃、肾养精”;现代临床研究也证实,铁皮枫斗具有滋阴清热、养胃生津、补五脏虚劳等功效,既适合阴虚人群,也适合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者服用。

    

     ?银耳

     立秋后天干气躁,是吃银耳的最佳时节,银耳的蛋白质中含有17种氨基酸,人体必需氨基酸中的3/4都能通过银耳获得。银耳汤能暖胃生津,活血明目,每天喝一小碗,就可达到滋阴润燥的目的。

    

     银耳汤材料:银耳、枸杞、冰糖

     做法:把银耳干泡发,撕成小片,和枸杞一起煮沸,再加入冰糖用小火炖煮20分钟即可。

     2管理情绪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人的情绪也会受到四季变化的影响。秋天对应人的情绪是悲,因此秋季养生除了身体机能调养外,还要调理情绪。

    

     临床上由于情志因素而引发各种疾病的情况时有发生,或引发旧病,或增添新疾。特别是中年女性,长期情绪不佳、心态不稳会引发的多种皮肤问题,比如黄褐斑、痤疮、乳腺小叶增生,甚至可引发带状疱疹等。

     心情愉快,性格开朗,不仅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而且还能促进身体骨骼里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来,使得皮肤红润、焕发光彩。

     针对秋季情绪不佳,可以适当食用莲子、枸杞、百合、红枣、桂圆等类具有镇静安神的食物,还有利于减轻更年期症状。

     3谨防妇科炎症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夏季过多的精力耗损,入秋后身体免疫下降,也就是中医认为的“正气不足”,而秋后的气温也逐渐由升温转成降温,天气晴雨不定,早晚温差较大,女性在此时易患各种妇科炎症或者出现炎症旧病复发的情况。

    

     很多人经常把炎症和现代医学的感染混淆起来,并非所有炎症都是感染性的,身体免疫功能、循环功能出现问题都会产生一些炎症,这不是仅仅用抗生素就可产生效果的。

     中医治疗炎症,讲究整体调摄,辨证论治。一个是扶正,将正气养好;一个是驱邪,通过中医中药进行调理,扶正祛邪、提高免疫力,在温化、益气、滋肾的过程中,慢慢恢复健康。

    

     秋季养生误区

     1防秋燥

     秋季养生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这些偏颇,防秋燥是要用养阴的药,但往往有的在临床中会遇到一些脾胃虚寒的人,就不太适合服用,比如这部分人吃了铁皮枫斗,可能会出现胃口疼痛,食欲不振的情况,所以脾胃虚寒的朋友养阴要慎重。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养阴就该和健脾在一起,比如沙参麦门冬汤里面的沙参、麦门冬是养阴的,加上白术、扁豆等等具有健脾功效的药材,患者食用后不至于嗳胃,也不会伤脾阳。

    

     因此养生保健的过程中,建议还是请专业的中医药师进行适当地指导,避免造成一些矫枉或痹病。

     2运动锻炼

     秋季养生锻炼注意时间的概念,春天要早起,秋天可以适当的“晚起”,不要太早的出门锻炼,年纪大的朋友最好选择在阳光灿烂的时候出门锻炼,比如9、10点钟这个时间段。

    

     年轻朋友应尽量减少晚上的户外活动,寒伤是邪,中医认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一个人身体虚乏的时候邪气来的时候要避开它,要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养足自己的精气神,使邪气难以入侵。

    

     总的来说,秋季养生要养阴,养肝肾之阴,但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辩证对待,身体不适者最好还是去请求专业的医生的帮助,避免造成一些矫枉或痹病。

     精彩内容请点击?节目视频

    

     本期《养生大国医》专家|陈学奇

     专家名片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浙江省中山医院)妇科主任中医师

     浙江陈木扇女科第25代嫡传

     全国第一批中医学术流派

     浙江陈木扇女科传承工作室负责人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

     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浙江省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

     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

     中华中医药学会

     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

     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女性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擅长领域

    擅长复发性流产、慢性盆腔炎、卵巢囊肿、子宫腺肌症、桥本氏甲状腺炎、孕前保健、产后病、妇科术后病人、绝经期综合症等疾病的中医药诊治。

    

    门诊信息

     地址:浙江省中山医院名医馆门诊

     (杭州市西湖区莫干山路219号)

     时间:每周一下午

     电话:0571-88393541

     今日节目预告

    

     《中医巧治黄褐斑》

     很多女性一到中年,脸上的黄褐斑就会不请自来,严重影响美观。中医一般讲究“看脸色”行事,那么,对于黄褐斑,传统中医有什么好方法?黄褐斑的患者在日常管理上要注意什么?本期特邀杭州余杭郎氏中医门诊部副主任 郎燕静,为你揭晓祛黄褐斑的最好方法。精彩节目敬请关注今日17:25分浙江电视台新闻频道、22:30分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养生大国医》。

    

    

    

    往期精彩内容,更多养生必备

     尽在阅读原文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养生大国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