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为啥讲究顺应四时?时令养生,寒露时节应该吃什么?
2019/10/10 7:00:00养生大国医 养生大国医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蕴含了中医顺应四时的养生精华。一年四季,一季有6个节气,即24节气,四季变化对人体健康、脏腑功能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因此中医养生讲究顺应四季(时)、节气的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特点进行调养。

     秋季调养好,冬季少患病,如果调养不慎,燥邪首先侵犯呼吸系统,就会引发感冒、咳嗽少痰、鼻咽干燥、皮肤干燥、头发干燥、便秘等病症。那么顺应时令秋季养生具体该怎么做呢?

     秋季养生:防秋燥

     秋燥 ,顾名思义就是秋天时节干燥的气候,中医学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而秋令与肺气相应,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与大肠相表里。秋燥可分为内燥和外燥,针对内燥,要重视补充机体水分,少量多次地喝水,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使津气液耗损。

    

     秋天空气水分变少,天气干爽,导致燥邪入体,容易出现皮肤和口唇干裂,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咳嗽少痰等症状。针对外燥,我们护肤的重点可以从美白、抗衰老转换为保湿补水,适当减少洗澡次数,避免频繁使用沐浴露、碱性肥皂,洗完澡后可以涂抹一些润肤乳加强皮肤保湿能力。

     小提示人们都爱洗热水澡,但秋季洗澡水温不宜过高,若水温过高,会使全身表皮血管扩张,心脑血流量减少,发生缺氧,还易加剧皮肤干燥。

     秋季饮食:滋阴润燥

     中医认为,白色归于肺,性质温凉清淡,日常饮食可以多吃一些“白色食物”,比如白萝卜、莲藕、银耳、百合、荸荠等等,这些可以清泄燥邪,祛除肺火,滋润脏腑,生津养液,能很好预防秋燥对人体的影响。

    

     秋季对应的五行为金,对应的身体部位为肺,燥邪最易伤肺,故饮食调理应以润肺清燥、养阴生津为原则,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食物,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

     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本身脾胃虚弱、经常腹泻的人,也别贪食西瓜、冷饮、螃蟹等寒凉之物。

    

     秋季疾控:预防传染病

     传染病高发的时节,一个是春季,一个就是秋季,秋季呼吸道传染病有它们共同的特点,都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常见的有肺结核、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

    

     为了预防疾病,建议大家尽量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接触病原的机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打喷嚏时用餐巾纸或手帕掩住口鼻。遇到发热或其它不适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最好戴上口罩,避免交叉感染,避免接触传染病病人,回家后立即洗手。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个人预防流感最好的办法是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但因为流感病毒变异性强,且流感疫苗的保护作用只能持续6-8个月,因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

    

     秋季起居:早睡早起

     秋季易犯“秋乏”,保持充足睡眠能预防疲倦、乏力。《黄帝内经》有云:“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秋季天黑渐早,早睡既能补偿苦夏的少眠,也有利于收藏精气。

    

     秋季情志:安神戒郁

     秋季对应的七情是悲和忧,燥热褪去,万物收藏,情志上也应当戒除急躁,平心安神。同时,秋季景色萧条,“秋风秋雨愁煞人”,容易使人产生抑郁、悲伤的消极情绪,愁绪郁积会影响身心健康。

     所以,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乐观精神,力争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保持心情舒畅;也可以多与身边的人沟通,排解不良情绪。

    

     同时,秋高气爽,气温较为适宜,是户外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可以适当增加亲近自然、平缓的户外有氧运动,如保健操、慢跑、快走、太极拳等。多参与秋游、登高等集体活动,运动量不需过大,循序渐进,避免大汗淋漓,因为汗出过多会损耗人体之“阴”。所以,秋季锻炼要适度、和缓,并注意运动前热身。

     步入秋季,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身体一旦不适,便易伤风感冒,旧病也易复发,所以有“多事之秋”的说法。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只有顺应四时养生的基本原则,了解秋季的养生之道,才能为安稳过冬的打好基础。

     精彩内容请点击?节目视频

    

     本期《养生大国医》专家|汤军

     专家名片主任中医师

     浙江省中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

     兼治未病中心副主任

     杭州师范大学治未病愈健康管理博导

     国家二级健康管理师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

     宋康名中医工作室主任

     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常委

     亚健康分会常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

     文化科普推广专家

     浙江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主任委员

     康复养生分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健康教育协会第一届医院

     健康教育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公民健康素养讲师团专家

     擅长领域

     擅长中医内科、治未病、中医药文化的科普工作。同时擅长中医内科、中西医结合呼吸内科、养生保健、健康教育,能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自如应对、处理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对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阻肺、慢性咳嗽、支气管扩张疗效有独到之处。

    

    门诊信息

     地址:浙江省中医院湖滨院区

     中医内科(杭州市上城区邮电路54号)

     门诊时间

     周一上午 养生保健(国医馆204)

     周二上午 中医内科(门诊B312)

     周三下午 中医内科(门诊B312)

     周四上午 呼吸内科(门诊A303)

     电话:0571-87073761

     地址: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门诊部

     (杭州市双菱路青春医院大门右侧)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

     电话:0571-86713287

     今日节目预告

    

     《针灸取穴调脾胃》

     夏季炎热,相信很多人会贪吃一些寒凉食物,殊不知这样的生活习惯会导致我们秋后脾胃虚弱。传统中医疗法针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理疗保健方法,当感觉到脾胃不和的时候,也可以通过针灸的方法来进行有效的调理。那么,针灸调理脾胃的好处是什么?常用穴位有哪些呢? 本期特邀浙江省中山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 韩德雄,为您解答针灸调脾的疑问。精彩节目敬请关注今日17:25分浙江电视台新闻频道、22:30分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养生大国医》。

    

    

    

    往期精彩内容,更多养生必备

     尽在阅读原文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养生大国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