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千年的长寿操,通经络、补气血,简单8个动作调理全身脏腑
2019/11/8 7:00:00 养生大国医

    

    

     “动则不衰”是我们中华民族养生健身的传统观点,《吕氏春秋》中更明确指明了运动养生的意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这里用流水和户枢为例,说明运动的益处,并从形、气的关系上,明确指出了不运动的危害。

    

     同时也说明:动则身健,不动则体衰。这与现代西方医学认识的“生命在于运动”是完全一致的。但西方传入的运动仅是骨骼、筋肉的运动。

     而我国传统运动养生法,形式多样,以其形神俱养、身心同调、强调动作与呼吸的配合等特点,具有强身健体、防病治病、消除疲劳、延年益寿的多重功效和广泛适应性,不受场地、器材、年龄的限制。

     八段锦功法

     经络不畅,则百病丛生。如何打通经络,气血十足呢?中医以气血为核心,特别以气为根本,八段锦则应运而生。这种用来调理脏腑气血、恢复代谢功能、强身健体的一种体操,历来深受人们所喜爱。

     起势:练功先练腿,左脚开立,与肩同宽,微微下蹲,两掌呈半圆抱于腹前;

     调息:吸呼几次,保持身心平顺。

     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

     做法:两掌五指分开,腹前交叉,双腿伸直,两掌上托于胸前,内旋向上托起,掌心向上,抬头目视,然后手掌停一停,目视前方。膝关节微屈,两臂下落,两掌心向上捧于腹前。

    

     “两手托天”是往上提拉胸腹、拔伸腰背,这样系挂于脊柱和三焦上的五脏六腑都被提拉起来了,三焦通畅,祛除雨水天气的寒湿浊气。

     同时夹脊的动作也挤压到了颈后肩井穴和后背的膏肓穴,整条督脉都感觉热乎乎的,因为阳气被瞬间提起来了。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

     做法:左脚向左开步,两掌向上交叉于胸前。两腿马步,就像左右开弓射箭一样,右掌拉至右胸前,左掌呈八字掌(大拇指和食指呈八字,其余三指曲后)向左推出,把弓拉到最圆,眼光盯着指尖。

    

     然后重心右移,右手划弧,左脚回收,两掌捧于腹前并步站立。然后反方向来一次。

     左右开弓不光能展开整个僵硬的肩背,拉到最远的时候食指指尖会微微发麻,可以治疗肩颈方面的病痛,对于便秘腹胀的人很有帮助。

     第三段:调理脾胃须单举

     做法:右手掌根上撑,上举至头右上方,左掌根下按。然后右臂下落于腹前。

    

     两臂一松一紧的上下对拉,帮助调理脾胃;同时也抻拉了两胁肝胆,宣发肝气,常郁闷生气的人可以多做这个动作。

     第四段:五劳七伤往后瞧

     做法:两腿微屈挺膝,手臂于两侧伸直,掌心外旋向上,头尽量向后转,目视左斜后方,稍停。两臂内旋收回两侧,两腿微屈,目视前方。

     第五段:摇头摆尾去心火

     做法:右脚开步站立,两腿微屈,两掌经两侧上举,两腿半蹲为马步,两臂向双腿降落扶于膝关节上方。

    

     身体重心右移,俯身经过右脚面,重心放低,由尾闾带动上体向左旋转,经过左脚面。然后身体重心后移,上体后摇由右向左向前旋转,身体立起。

     经常上火、口腔溃疡、喉咙肿痛、爆痘的人多是虚火,常做这个动作,可以把上飘的虚火拽回丹田,温暖肾水。

     第六段:两手攀足固肾腰

     做法:两腿挺膝站立,两臂向前向上举起,掌心向前,目视前方。两臂屈肘,两掌心向下,按至胸前,两掌反穿至背后,沿着脊背向下摩运至臀部,同时上体前屈,两掌沿腿至脚面,两膝挺直,目视前下方。两掌前举上升,脊柱随之升起。

    

     【小提示】如果弯腰拉伸下去,不必勉强自己一定要触摸脚尖。

     第七段:攒拳怒目增气力

     做法:左脚向左开步,脚蹬马步,两掌握拳于腰侧,大拇指在内,拳眼向上。左拳向前冲出,拳眼向上,怒目而视,左拳变掌,再旋腕握固成拳,收回腰处。

    

     通过这个工作的训练,可以锻炼到颈肩部、腰部以及膝关节,这个动作细节较多,比如脚趾抓地,握拳时大拇指要放进拳内,怒目圆睁,这些小动作能使肝气畅达,末梢气血周流。

     第八段:背后七颠百病消

     做法:两脚跟提起,头上顶,稍停,目视前方。两脚跟下落,轻震地面。一起一落为一次,共做七次。收势,最后两掌合于腹前,呼吸均匀,气沉丹田,周身放松。

     【小提示】初学的人动作还不熟练时,只要配合自然顺畅呼吸就好。不要刻意呼吸、大呼大吸,尽量不憋气、用腹式呼吸。随着动作打开和熟练,在动作里“找”呼吸,身体更能受用。

     运动养生的原则

     1协调统一,形神兼炼

     在中国传统的运动养生活动中,讲究神形合一,即意识活动、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的密切配合。其要领就是意守、调息、动形,意守是指意识要专注,心无杂念;调息是指呼吸的调节,要均匀、有节奏;动形是指形体的运动,要自然、连贯、刚柔相宜。

     运动养生紧紧抓住这三个环节,使整个机体得以全面而协调地锻炼,则能增强人体各种机能的协调统一性,促进健康、祛病延年。

     2起居有常,顺应时日

     顺应时日是指要顺应阳气变化,合理安排日常生活,也就是“起居有常”。一天中的运动应该遵循早晨阳气始生,日中而盛,日暮而收,夜半而藏的规律。在锻炼、活动时注意顺应阳气的运动变化,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3有张有弛,劳逸适度

     运动养生,并非指要持久不停地运动,而要有张有弛、有劳有逸,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长时间运动,一定要注意适当地休息,否则会影响工作效率,导致精神疲惫,甚至影响养生健身。

     4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运动养生是通过锻炼来达到养生延年的目的。锻炼时一定掌握好运动量的大小,一般来说,以每次锻炼后感觉不到过度疲劳为适宜;也有人以脉搏及心跳频率作为运动量的指标。若运动量大,心率及脉率就快。

    

     对于普通成年人的运动量以每分钟心率增加至140次为宜,而对于老年人以每分钟增加至120次为宜。若运动后食欲减退,头昏头痛,自觉劳累汗多,精神倦怠,说明运动量过大,超过了机体耐受的限度,会使身体因过劳而受损。

     5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运动养生不仅是身体的锻炼,也是意志和毅力的锻炼。“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方面指出了“动则不衰”的道理,另一方面也强调了经常、不间断的重要性。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进行适当的运动,才能收到养生健身的功效。

     八段锦具有疏通血脉、健脾、益肺、去心火的作用,能够抗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非常适合肠胃不适、脾肺虚弱的人群。一套八段锦做完,身体微微出汗,毛孔处于张开状态,建议半小时后再去洗澡,此时也不宜进食,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出现呕吐、消化不良等情况。

     精彩内容请点击?节目视频

    

     本期《养生大国医》专家|汤军

     专家名片主任中医师

     浙江省中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

     兼治未病中心副主任

     杭州师范大学治未病愈健康管理博导

     国家二级健康管理师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

     宋康名中医工作室主任

     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常委

     亚健康分会常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

     文化科普推广专家

     浙江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主任委员

     康复养生分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健康教育协会第一届医院

     健康教育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公民健康素养讲师团专家

     擅长领域

     擅长中医内科、治未病、中医药文化的科普工作。同时擅长中医内科、中西医结合呼吸内科、养生保健、健康教育,能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自如应对、处理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对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阻肺、慢性咳嗽、支气管扩张疗效有独到之处。

    

    门诊信息

     地址:浙江省中医院湖滨院区

     中医内科(杭州市上城区邮电路54号)

     门诊时间

     周一上午 养生保健(国医馆204)

     周二上午 中医内科(门诊B312)

     周三下午 中医内科(门诊B312)

     周四上午 呼吸内科(门诊A303)

     电话:0571-87073761

     地址: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门诊部

     (杭州市双菱路青春医院大门右侧)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

     电话:0571-86713287

     今日节目预告

    

     《都是颈椎惹的祸》

     颈椎,姿势不当,麻烦不少,疼、酸、硬。颈椎,一旦病变,影响不小,胳膊麻、头晕恶心、走路飘。颈椎,还能带来哪些意想不到的烦恼?为什么现代人容易得颈椎病?颈椎病仅仅就是“脖子疼”吗?本期特邀杭州市中医院推拿科副主任医师 罗华送,教您科学呵护颈椎,远离伤害。精彩节目敬请关注今日17:25分浙江电视台新闻频道、22:30分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养生大国医》。

    

    

    

    往期精彩内容,更多养生必备

     尽在阅读原文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养生大国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