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正“侵蚀”你的颈椎,快来自学“保健操”,缓解不适,简单又实用
2020/10/17 7:00:00 养生大国医

    

    

    10

    

     17

    

     周六

     颈部疼痛,很常见。

     据报道,成年人一生中有66%的人经历过颈痛,5%因颈痛而生活能力严重受损。

     颈部疼痛的机制

     引起颈部疼痛的原因很多,肌肉、椎间盘、小关节等都可以引起颈痛。

     一般肌肉源性疼痛多为急性疼痛,多是由于姿势不正确、不正常的力学改变、肌肉疲劳、拉伤或疲劳拉伤同时存在,而导致的肌肉或韧带失平衡,从而出现疼痛。

     而盘源性或小关节源性的颈部疼痛多为慢性、反复、难治性的疼痛。

     颈椎病

     据调查,到2019年,国内颈椎病患者已超过2亿人,但治疗现状却并不乐观。运动疗法、牵引、物理治疗、药物往往只能短时间改善症状,效果却难以维持。有研究显示,32%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消失,但随访5年中会出现症状反复。此外,缠绵不愈的颈部疼痛,还可能导致许多严重的并发症。

    

     ▲左图为颈椎正常的曲线,存在向前弯曲的弧线右图为异常曲线,弧线凸向后方,称为颈椎反弓

     虽然颈椎病看似很简单,但是我们普通人到底该如何诊断和治疗它呢?这个时候我们要听从医生专业的指导,因为不同的认知水平对疾病的认识也不同,比如:普通人眼中的颈椎病就是肩颈部疼痛不适,但在医生眼中,颈椎病分为颈型、脊髓型、混合型、交感型、神经根型等等。

     X片、CT、磁共振,该做哪个检查?

     X 片

     通常普通的 X 线片对于了解颈椎全貌,掌握整体的情况很有帮助,对于需要拍片的患者,X线是很多医生的首选。

     C T

     CT 主要看骨骼的情况,所以外伤检查有没有骨折、肿瘤有没有骨转移,做 CT 是最合适的。

     核磁共振(MRI)

     核磁共振对于神经、椎间盘、韧带等看得比较清楚,所以怀疑神经有问题时,一般考虑做核磁共振。

     颈痛的治疗

     1抛弃错误的习惯性姿势

     长时间维持某个不恰当的姿势,是颈部疼痛最主要的罪魁祸首。

     多起身倒水喝,多上厕所

     这样你就不会一直坐那儿几小时不动。无论坐在屏幕前,还是打麻将用缝纫机,总让颈椎持续固定在某个特定的姿势,尤其是低头位,把它整出毛病,那是迟早的事。一般建议每隔一小时,就起来走动一下。

    

     淘汰不合适的办公座椅

     坐着办公时,确保眼睛与电脑屏幕中心在一条水平线上,膝盖略低于臀部,手臂有扶手支撑(能为颈椎、肩部分担一些)。无论坐还是站,提醒自己,别让肩膀往前垮,要与髋关节在一个垂直面上,耳朵则位于肩膀正上方。

    

     挑个好枕头

     枕头枕头,其实主要不是用来枕头的,而是要对颈部提供支撑,让头部和颈部在一条直线,保持正常的生理曲线。当然枕头必须要舒适,才有好的睡眠。

     少用单肩包

     尽量少用单肩包,尤其是大重量的,如果经常背重包,双肩比单肩好。

     2用点止痛药

     止痛药并不是治标不治本,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对于康复活动甚至睡眠改善都是有帮助的。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片、塞来昔布胶囊任选一个,用 3-5 天,还是比较安全的。

    

     3热敷

     热水泡澡、淋浴、热毛巾、热水袋、红外线灯都可以,15 分钟一次,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僵硬。做完热敷接着再做下面的康复训练最合适。

     4康复训练

     如果疼痛可以耐受,就可以开始下面的康复训练。平时也可以作为颈部保健运动来练习。

     屈 伸

     头部缓慢后仰到最大幅度,停顿 5 秒;然后前屈,下巴贴住前胸,停顿5秒。

     旋 转

     缓慢将头转向左侧,可用指尖在下巴施压,保持 5 秒;然后转向右侧重复同样的动作。

     倾 斜

     将头缓慢靠近左侧肩部,停顿5秒;然后回到正立位,再缓慢靠近右侧肩部,停顿5秒,再回到中立位。

    

     绕 肩

     坐直或站直,肩胛骨依次向后、上、前、下四个方面活动到最大幅度后,均停顿 5 秒。颈部屈伸、旋转、倾斜,以及绕肩,训练颈肩部肌肉力量及灵活度,均以 10 个为一组,每次 4 组,一天两次。

     5戒 烟

     吸烟者,颈肩部疼痛不仅发作更频繁,而且药物等各种治疗措施的效果都会更差,因此强烈推荐早日戒烟。

     6有氧运动

     很多研究都证实,有氧运动,如游泳、跑步,对于颈部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有很好的缓解和预防作用。

     7针灸治疗中医认为颈痛是人体经脉气血不足或运行不畅引起的,因此可以选择中医治疗。

    

     此外还可根据症状配合穴位注射以营养神经、中药热熨包以温通局部经脉、中药熏药和中药泥灸以疏经通络止痛。

     来源:浙江省中山医院

    

    

    

    

     往期精彩内容,尽在阅读原文

     喜欢就点一下“在看”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养生大国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