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练回来,大伯半个身子都麻木了,送医检查后,竟与这个习惯有关
2020/11/6 7:00:00 养生大国医

    

    

    11

    

     6

    

     周五

     最近,随着冷空气来袭,早晚温差加大,这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健康风险增加了许多。上周,72岁的倪大伯在晨练回来后,发现左边肢体麻木,说话口齿不清,幸好家人及时将他送往医院,接受了溶栓治疗,恢复良好,完全没有后遗症。神经内科医生提醒,秋冬季脑卒中发病率明显提高,该大伯发病与温度低有关,也与他平时“佛系”服药有关。

    

    

     据倪阿姨讲,倪大伯每年都坚持健康检查,提示有高血压、糖尿病,平时在家测量血压高压有150mmHg。最近这几年,糖尿病甚至有尿蛋白,肾病的前兆。倪大伯平时感觉不出来有什么不舒服的,“佛系”吃药,想到了就吃几颗药,忘记了就不吃。“平时叫你定时去看医生,按时吃药,现在可好了.....”站在抢救室前的倪阿姨一边喃喃自语,一边焦灼地等待着。

    

     而这边,神经内科吕晨铃医生一接到急诊科的电话,马上赶到抢救室:此时的倪大伯的血压中高压已经达到了180-190mmHg!FAST阳性,询问病史时告知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心律失常病史查体发现左侧肢体偏身感觉减退,中枢性面瘫以及口齿不清,结合头颅CT检查,诊断倪大伯患有急性脑梗死

     因为接诊时间距离发病时间仅1个多小时,排除禁忌后医生强烈建议倪大伯使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溶栓过半时,倪大伯肢体麻木症状就明显缓解。溶栓结束后,倪大伯肢体麻木、口齿含糊症状已经基本缓解。

     看到安然无恙的倪大伯从抢救室被推出来,倪阿姨终于舒了口气,吕晨铃医生在抢救床前耐心嘱咐:“倪大伯,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病史,又有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这都是急性脑梗死的诱因,平时一定要注意控制。今天,还好你的家人送得及时,在黄金治疗时间内!”

     那么,什么是急性脑梗死的黄金抢救时间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神经内科吕晨铃医生介绍:

     在脑梗死发病4.5小时内,排除禁忌,建议尽早使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从而使被阻塞的血管再通,血管供应恢复,缺血半暗带的脑神经细胞就能恢复到正常状态——一旦神经细胞因为血管堵塞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这个结果是不可逆的。

    

     若发病时间在4.5-6小时之内,仍可以选择尿激酶静脉溶栓。若经过医生检查发现,患者为大血管闭塞,排除禁忌后,还可以行动脉取栓治疗。

     那么,出现哪些症状就需要注意了,并且及时到医院治疗?这里,就是上文中提到的“FAST”原则了:

     1.F—Face is uneven:面瘫/口角歪斜(自行判断时照镜子);

     2.A—Arm is weak:肢体无力;

     3.S—Speech is strange:言语不清;

     4.T—Time to call 120:迅速求助。

    

     脑梗死,是指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左右。当然,不管是静脉溶栓还是动脉取栓,都是发病后的补救措施,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治疗脑梗死,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预防脑梗死,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低盐低脂饮食,积极锻炼,避免肥胖,戒烟、戒酒,避免熬夜。天气转凉,做好保暖工作,特别是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

    

     2.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按时遵医嘱服药,定期到医院体检,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3.若出现脑卒中症状,第一时间至附近综合医院就诊,为挽救脑细胞争取时间。

     来源: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往期精彩内容,尽在阅读原文

     喜欢就点一下“在看”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养生大国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