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就逻辑思维:换位思考、不断反思为什么这么认为
2022/9/17 12:00:00 橘蕊墨邪
锻就逻辑思维
澄清背景及前提
把话说清楚
反复推敲对方的立场及想法
#以对方的立场检视自己的逻辑。
经过上一篇文章的介绍,我们知道,要具备逻辑性,必须“主张之后,提出论述”。
另外,为了避免发生主观认定的问题,还要明确表达出尚未明言的主张,也就是“自以为是的默契”,这样可以增加逻辑上的说服力。
想确认是否犯下自以为是的默契的毛病,最好的方式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检视自己的主张及论述。
尽量从对方的角度思考,确认自己的主张及论述是否能让对方理解。
当然,我们不可能百分之百知道别人的想法,但是可以尽可能反复推敲对方的立场及想法。
如此一来,就可以知道自己的论述哪里产生跳跃,进而找出逻辑上的盲点。
![](/asp/image.asp?m=0&w=gh_652efde6e12e&u=https%3a%2f%2fmmbiz.qpic.cn/mmbiz_png/1Gteqm9NPasq6h0ruIvmibN0PTmC9D72njrhj6GOUNt8VYlgJlbq3k4v6UMtAvvpYDJDia9nkZZB09UB9tSmajHg/640)
图表11-2 让自以为是的默契明朗
1
用“元认知”检视自己的逻辑
![](/asp/image.asp?m=0&w=gh_652efde6e12e&u=https%3a%2f%2fmmbiz.qpic.cn/mmbiz_jpg/1Gteqm9NPasq6h0ruIvmibN0PTmC9D72nKmsuv715UkvfuQb6IIoyoP6bBvSx2s80powr30Vlib4MYXD8tXfLezw/640?wx_fmt=jpeg)
上一篇文章中的故事中,小郭的分析是要说给上司老陈听, 因此小郭必须站在老陈的立场来修正自己的逻辑。
但是,我们一般在假设解决问题的状况时,多半没有明确设定讯息传达的对象。也就是说,我们多半是一个人进行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能够正确地解决问题,必须逐一检视自己的逻辑。
即使没有设定讯息传达的对象,还是可以进行假设性的检视。
具体地说,当我们要解释某项事实时,要扪心自问:“为什么从这项事实可以导出这个结论呢?前提又是什么?”
在心理学的领域中,这种从高处往下俯视自己思考的方式,被称为“后设认知/元认知”(metacognitive),换句话说,就是思考自己正在思考什么。
分/析/要/合/乎/逻/辑
![](/asp/image.asp?m=0&w=gh_652efde6e12e&u=https%3a%2f%2fmmbiz.qpic.cn/mmbiz_png/eDvyAWkGgvjwzUZXf7Dyy9fyCSevFJRF2DS6AvibkFo6huP5FLEjdXM6JUy6IzpneSK67qjasKZQCfCm7XFGnvQ/640)
2
锲而不舍地自问“为什么这么认为?”
![](/asp/image.asp?m=0&w=gh_652efde6e12e&u=https%3a%2f%2fmmbiz.qpic.cn/mmbiz_jpg/1Gteqm9NPasq6h0ruIvmibN0PTmC9D72nyMpHvPibflbtMAWZ5UPIyhRP0MKnnOoq0JAIUXuBxibjokrmxalat9NQ/640?wx_fmt=jpeg)
接着上一篇文章中小郭与老陈的故事:小郭学习到与对方拥有共同默契的重要性之后,立刻着手撰写给上司老陈的建议报告:“本公司应该采用租赁的方式来促销工具机。理由是,租赁方式的获利将比目前的卖断销售方式还要高。因为,租赁可以让企业客户享受到诸多好处。例如,不需要准备高额的购买资金。此外,不必将工具机纳入资产,因此不必列入资产负债表。而且,还可以将租赁费用全额列入经费支出。”
小郭确信这次绝对没有问题。幸好,他并未忘记要用后设认知/元认知的观念再检视一次:
“可是,光是这些利多,真的可以让公司的获利增加吗?”
“反过来想,最好先确认公司是否因为欠缺租赁方式的利多,导致目前销售状况不佳。”
“的确,银行贷款收紧,使得企业的资金调度变得困难,但如果投资设备的必要性不高,那么即使租赁的方式能让他们的资金周转变得轻松,也不一定能使我们的获利提高。这一点必须先确认。”
在这种确保逻辑性的作业中,锲而不舍非常重要,需要具备极大的耐心和毅力,耐着性子自问:“为什么?”“这样真的可以吗?”敦促自己不断思考。
分/析/要/合/乎/逻/辑
![](/asp/image.asp?m=0&w=gh_652efde6e12e&u=https%3a%2f%2fmmbiz.qpic.cn/mmbiz_png/eDvyAWkGgvjwzUZXf7Dyy9fyCSevFJRF2DS6AvibkFo6huP5FLEjdXM6JUy6IzpneSK67qjasKZQCfCm7XFGnvQ/640)
3
逻辑思考3要点,逻辑过程无止境
![](/asp/image.asp?m=0&w=gh_652efde6e12e&u=https%3a%2f%2fmmbiz.qpic.cn/mmbiz_jpg/1Gteqm9NPasq6h0ruIvmibN0PTmC9D72naQ1sRyWXic9O7ic87HRicDPgPnAk378TaedDaN1xrD2eILfSLqvQibNsGQ/640?wx_fmt=jpeg)
老陈看完小郭的建议报告之后,响应:“原来如此,用租赁的方式确实可以期待公司业绩提升。好,你这次的逻辑完整,这份报告不错,高层点头的几率应该很高。小郭,你还要去调查其他公司的状况。
“由于我们公司还没有租赁营利的经验,因此请回去想想采用租赁方式之后,该以什么样的销售体制去推动。最后,可能需要和大型租赁公司合作,最好先列出所有可能合作的厂商。你立刻去进行。”
接受小郭的建议之后,老陈也开始动起来了。小郭的热情和逻辑奏效,老陈不仅指示小郭进行后续的调查,还提供宝贵的意见。
追求逻辑性可说是永无止境的作业,一位好的问题解决者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出最佳方案,并且精益求精,永无止境。
在所有与分析或解决问题有关的脑力作业中,“主张之后提出论述(即论据的集合)”、“检视主张和论述有没有正确地联结”、“锲而不舍、反复检验假设”这3个要素,是必备的共通能力。
![](/asp/image.asp?m=0&w=gh_652efde6e12e&u=https%3a%2f%2fmmbiz.qpic.cn/mmbiz_png/1Gteqm9NPasq6h0ruIvmibN0PTmC9D72nKrPXAysXcQEwEtHeNiblquqB3IPDqQicQxfIfVEVXic0zTKW5tCdl20dg/640)
图表11-3 逻辑性的三要素
分/析/要/合/乎/逻/辑
![](/asp/image.asp?m=0&w=gh_652efde6e12e&u=https%3a%2f%2fmmbiz.qpic.cn/mmbiz_png/eDvyAWkGgvjwzUZXf7Dyy9fyCSevFJRF2DS6AvibkFo6huP5FLEjdXM6JUy6IzpneSK67qjasKZQCfCm7XFGnvQ/640)
给心开个窗
分享奇思妙想;表达喜怒哀乐;
记录成长足迹;共勉赤子之心。
排版:紫邪
插图:Pixabay
文字:高杉尚孝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橘蕊墨邪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