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适合现代人的温病课和妙用无穷的「风药」(干货满满!)
2023/4/3 8:08:00 正安聚友会

    

     本 期 导 读

     「温病」起源于「伤寒」,但却比伤寒更适合现代人的调理养护,因为它以「伤阴」和「热象」为主要治疗重点,并以此形成了温病的治疗体系和用药特点。

     早在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中就有「温病」的记载,但直到清朝叶天士和吴鞠通分别提出「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后,「温病」才真正有完善的体系。

     可即便如此,当时的温病学派也未能在民间广泛应用,却是在今日才终于体现出它更大的价值来。

    

    

     温病:更适合现代人的调理养护

     现代人的生活作息所导致的不适及患病,正是温病治疗的重点。

     相比古人,现代人在衣、食、住、行、工作、休闲娱乐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衣物更精美华丽、食物更精致丰富且营养、住所更舒适干净、出行更方便快捷、休闲娱乐更是极尽古人的想象力也无法想象的声色繁华。

     总的来说就是:物质层面丰富,但缺乏适当疏泄;体力劳动较少,但脑力劳动消耗大,精神时常保持在紧张状态。

     前者容易导致大便干结、烦躁不安、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出血等,这就是体内营养物质丰富而不得疏泄导致的「实热」;而后者除了有实热的热象外,还会有日晡潮热、失眠不安、精神亢奋、盗汗、五心烦热等「伤阴」表现,这就是劳心伤脾,日久积累导致的「虚热」。

    

     古代温病学派仍不被一部分伤寒学派所认可,其中有不小的原因是因为当时人的生活习性和现在正好相反,这导致温病学派无法最大地发挥其所长,而如今才是温病学派的主战场。

     既然知道对于现代人而言温病治疗是多么重要,那作为中医爱好者或想要自我调理健康,及想要为家里老人孩子或朋友提供健康护理的人而言,又怎有不学习的道理呢?

    

     风药:绝不仅仅是解表而已

     温病知识要学,范老师的温病课更值得学。

     范老师是以「三代御医之后」且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主任的名医大家赵绍琴先生的医案为模板,带领同学们进行真实医案的模拟演练,在这个过程中细致深入地讲解温病原理和用药经验,再结合他个人数十年的临床经验,让同学们不仅能收获到理论知识,还能学习到真正应用于日常生活调理的真实技巧。

     温病已形成了一个体系,其中用药理论和辨证理论的许多内容是温病特有的,但却能灵活运用于现代中医体系上,譬如「风药」的运用。

    

     所谓「风药」相当于现在中药学中的「解表药」,即荆芥、防风、白芷、羌活、独活一类药。但同样的药在不同的体系中却有不一样的用法,许多人以为只有风寒风热等表证才会用到风药,但实际上风药的用处远远不只于此。

     譬如苏叶,其药性偏温,多用于风寒感冒、肺气不宣及二便不畅。然肺主皮毛,且与大肠相表里,所以还可以用苏叶宣肺,从而提壶揭盖,起到一个降气的作用,咳嗽也是气逆的表现,可以加一点苏叶以降气止咳,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

     又譬如荆芥,其药性平和,寒热接近于春夏之交,性温但不热,风寒风热皆能用。日常也可用于肝胆气机不畅,比如肝郁或肝胆系统不顺畅时,用之亦佳。

     而白芷不仅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等传统用法,还能改善胃口,调理消化不良、治疗面部痤疮和过敏,凡阳明所过,皆可考虑用白芷,尤其是前额和眉棱骨处头痛,用白芷无不起效。

     此外,防风、独活、羌活等解表药也都不仅限于祛风解表,还有许多属于「风药」的妙用。

     只有表证才用风药是个误区,赵绍琴赵老开方用药百分之六七十都会用到风药。范老师也特别善用风药,开的方子中百分之八十左右或多或少都会用到风药。

     风药上至巅顶,下至脚踝,全身上下都可以走到。风药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走到身体的各个角落。

     风能胜湿、通络、行气,其之所以能如此灵活运用于治疗各种疾病,是因为其能调整气机的升降,让五脏六腑气机的运转达到平衡,如此身体便具有了自我调理疾病的能力。

     有时候一味风药便能起到好几味药的作用,不仅使得方子更简洁有效,也节约了药钱。

     可以说用对了风药病就好了一半,剩下的就交给身体便可。正如室内有湿,并不是非要用火将湿烤干,也可以打开门窗让风进来,让空气流通,风来湿自去。

     学会了风药的运用,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对中药的灵活运用程度,更可以开阔中医的眼界,站在名医大家的肩膀上看问题,把思维提高一个维度。

     除了内容上的丰富,在学习方法上范老师也藏有「妙招」,对于如何记忆运用中药,范老师有独门自创的口诀,帮助同学们不仅学得会,还学得快!

     这不仅是一门更适合现代人的温病课,也是在名医大家的医案上演练的温病课,更是有丰富经验的明师教授的温病课,你不来吗?

    

     讲师介绍

    

     范英志 老师

     ◆ 正安文化特约老师。在正安开设《中医心法与健康管理》、《伤寒与温病》、《辅行诀》、《六壬心法》等课程。

     ◆ 辽宁中医药大学毕业,在国内行医多年,后在英国行医十年。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曾在国外传播中华文化,深受欢迎。

     ◆ 对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有深入研究。对东西方古经典有很深的研究和整合,也对经典《易经》《德道经》《孙子兵法》《西游记》有独到而系统的研究。尤能把东西方术数和各大经典与中医打通授课,构建清晰的学习框架。

     ◆ 执业中医师,擅长治疗内科五脏系统疾病与妇科、儿科病症。

    

     正| 安|好|课

    

     《温病与伤寒》

     2023全新升级

     学习伤寒与温病

     真正明白中医临证的精华所在

     北京学院

     4月8日开课

     详情咨询:

     18811229397(杨洋老师)

    

    


     (暗号:伤寒与温病)

    

     上课地点

     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40号

     往期学员分享

    

    

    

     课程特色

     ◆ 中医真正的工匠精神

     如果您已经学习过《中医心法与健康管理》,又或者您对中医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学习伤寒与温病后,真正明白中医临证的精华所在,能感识到历代中医高手的工匠精神和临证境界。

     ◆ 破除对体质观察判断的迷惑

     真正的中医临证是天地规律的共性与个体舌脉证的精妙结合,是天人合一的智慧与身心面向上的工匠精神的运作。您一旦在「临证细节」上领悟突破,所有的医学实践、理论研究上的细节问题,都有可能抬眼伸手处而拈花一笑。

     ◆ 精选高手的临证医案,一个医案搭建一个框架

     唐太宗李世民阅读历代兵书,总结成一句话:多方以误之。养生调理,临证实践,往往会出现「多方以误治」。通过学习高手的伤寒与温病医案,只谈最实用的临证思路,通过孙子兵法十三篇的整体思路,精准分析高手医案中的心得与误区。

     ◆ 只为提高临证水平

     通过前面三条,只为一个目的:分析学员个体体质,把握细节,提高水平。现代人得温病的机会较古人多,但不同节气对人身体的影响并不是只有「热和湿」,上热下寒,营卫不和的体质在现代人中也比比皆是。学温病必须要在伤寒论的基础上,而伤寒论的处方也一定要考虑现代人内热藴育的问题。

     范师会把两者完美地结合,让你无缝隙地专注在舌脉症等虚实上,开方永远只是手里的兵器而已。

     如何每天接收精彩内容自从微信更改推送规则,推文不再按时间线显示;加上聚友会最近经历迁移,很多用户反馈看不到聚友会更新。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更,如果不点「在看」或「星标」,很难看到聚友会的更新。

     我知道您对聚友会是真爱,不想错过我们每天更新的精彩内容,跟随下面步骤重新星标我们吧。

     1

    2

    3

    

     版权声明

     1.本文来自同学分享,未经允许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

     2.文末留言区开放,欢迎踊跃参与讨论。本平台支持言论自由,精选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3.图源:摄图网,侵删。

     今日编辑:熊小安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课程详情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正安聚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