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我们优雅地老去
2023/4/7 8:08:00 正安聚友会

    

     本 期 导 读

     保持把脉,看舌的习惯,了解自己体质,八字上的短板,不要靠本能活着。

     林语堂说:「优雅地老去,也不失为一种美感!」做一个优雅的女人,优雅地老去,大概是一生最高的境界!

     世界上公认优雅的女人很多,她们真的很美,但很少能达到「老去时依然优雅」的标准。

     比如说奥黛莉.赫本,晚年饱受癌症的折磨;

    

     比如说丽塔.海华丝,好莱坞最性感的女人,65岁因老年痴呆去世。

    

     优雅地老去,做这样的女人你需要具备:

     良好的身体条件,不错的物质基础,足够的学识以及豁达的心理状态。

     杨绛先生完美地演绎了这种优雅:早年良好的教育背景,103岁完成最后一篇小说《洗澡之后》,105岁无疾而终。

     再比如: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获得者,99岁的叶嘉莹先生,岁月留下的沈淀是如此地优雅而从容。

     又到了我忍不住分享幸运的时候了:优雅老去的那些极少数的女人中,有我的奶奶。

     辛丑年正月初九她刚刚过完100岁生日,整整经历了一个世纪!当然,有人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人类的寿命会越来越长,也许100岁也不算什么。

     可是「优雅老去」这种状态,绝对不包括各种心脏搭桥,换肾脏,洗血液,长期服用慢性病药物的人。这些得上天眷顾的美人们,一辈子不紧不慢,从容恬静。一双洞悉世事的眼睛和允许一切发生的心态,在任何艰难的岁月中坚定优雅地活着,焦虑暴躁抑郁担忧的情绪跟她们似乎很违和!

    

     我奶奶100岁,跟子孙四世同堂生活在一起;

     100岁,依然保留自己的25颗牙齿,吃饭很香,睡眠很稳,每日大便通畅;

     100岁,能够完整地唱出30首歌曲,背诵若干诗词;

     如果这都不算什么,那么100岁的老人跟你分析国内外形势,对我的人生路径提出一针见血的建议,这算不算能耐?

     我奶奶出身在富裕的家庭,从小被当成姑奶奶养大(北方大户人家的长女被叫成「姑奶奶」,作为家族未来的话事人被重点培养)。抗战时期毅然离家出走投身革命队伍。之后结婚生子,继续革命工作。幸运的是她这样的出身在文革期间并没有受到任何伤害。一辈子从强势的姑奶奶活成优雅的老太太。

     我学习中医之后,每次坐在她旁边都会习惯搭一下她的脉,太溪脉依然可以摸到;「有胃气则生」,左趺阳脉不错,右边略弱。寸口脉迟缓,沉取弱但能摸到。很不错了是不是?摸过很多中年人的脉,比不上她的大有人在。能自诩100岁还有这样脉的人举个手看看!

     老天爷赏饭,身体品质天生优秀,后天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管理好自己的身体和情绪,「焦虑是别人的事,自己只负责快乐」!

     虽然我没有范师的本事,不敢随便给她用药,但我学过《辅行诀》和《温病》啊,根据脉像调整饮食,制订个菜单,一点问题都没有。

     跟随范师一年的《大医习业》,身边早就放满各种「刀」,随便拔一把出来用,除了不够锋利,架势还是喜人的。

     脉好传递了什么信息?

     维持生命的「精」不用完全依靠先天,还能从后天的食物中获得。精气神足,让我奶奶依然头脑灵活独立思考,活在现今信息世界中,绝对不是耳聋目盲每日靠护工推着在夕阳中发呆度日。

     生日那天她跟我说:「我知道你在学习中医,这样很好。作为传播中华美德和中华文化的一分子,你要时刻注意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结合起来,破译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优秀内涵,梳理出‘古今通理’的价值理念。不可一味从古,要按照时代的进步做出创新性的发展。让中医,甚至中国文化时刻保持新鲜度和仪式感,最终服务于更多的老百姓」。

     哇噻!100岁还能说出这样的话,竖起大拇指给个赞。

     能不能到我奶奶这么大年纪不好说,但是「优雅地老去」我正在不懈地努力中。

    

     生命是一场长征,学习毛主席向西北建立根据地,而不是张国焘向南避重就轻搞分裂

     ——摘自范师名言录

    

     保持把脉,看舌的习惯,了解自己体质,八字上的短板,不要靠本能活着。

     杨绛先生说过:「人是有灵性,有良知的动物,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改造自己。除非甘心与禽兽无异。」

     初九那天,也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民间有盛大的庆祝活动。奶奶的世纪人生实在精彩,也许某天我也会变得很优雅,所有的人都爱我……

    

    


    

     | 安|好|课

    

    

     上海4月15日-16日

     课程详情咨询/报名

     请扫码添加班主任▼

     13795383042(竹子老师)

    

     暗号:脉法

     课程内容

     序篇 大医脉法——源自《黄帝内经》

     《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医圣张仲景是如何运用此原理

     第一部分 大医脉法核心

     第二部分 脉诊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 「舍脉从证」与「舍证从脉」

     第四部分 脉诊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第五部分 诊脉诊什么?

     第六部分 脏腑如何定位?

     第七部分 局部脉象的结构是什么?

     第八部分 局部脉象举例:浮沉、迟数、滑涩、虚实

     老师介绍

    

     范英志

     ◆ 正安文化特约老师。在正安开设《中医心法与健康管理》、《伤寒与温病》、《辅行诀》、《古典中医私塾》等课程。

     ◆ 辽宁中医药大学毕业,在国内行医多年,后在英国行医十年。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曾在国外传播中华文化,深受欢迎。

     ◆ 对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有深入研究。对东西方古经典有很深的研究和整合,也对经典《易经》《德道经》《孙子兵法》《西游记》有独到而系统的研究。尤能把东西方术数和各大经典与中医打通授课,构建清晰的学习框架。

     ◆ 执业中医师,擅长诊治内科五脏系统与妇科、儿科病症。

     课程费用

     原价:4200元/人 (共2天,14课时)

     ※ 特惠价:3800元/人,赠送线上脉法课程

     * 满15人开班

     * 正安医馆会员、正安文化老学员可享受98折优惠

     学员反馈

    

    

    

     上海4月15日-16日

     课程详情咨询/报名

     请扫码添加班主任▼

     13795383042(竹子老师)

    

     暗号:脉法

    

    

    


     版权声明:

     1.本文原创首发于「谦禧文化」,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2.文末留言区开放,欢迎踊跃参与讨论。本平台支持言论自由,精选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3.图源:谦禧文化、摄图网,侵删。

     今日编辑:莎莎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课程详情。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正安聚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