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眼睛的「粮食」 | 已经近视或者远视的人一定要注意
2023/4/11 8:08:00 正安聚友会

    

     本 期 导 读

     睡是眼之食,七日不眠,则眼枯。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古人对睡觉很重视,因为人一生中睡眠时间占了大部分,白天工作八个小时,晚上大多数时间要休息睡觉。有一本书叫《遵生八笺》,书里提到了一句话叫秋月宜冻足冻脑。冬月宜温足温脑。

     足就是脚,脑就是头,这句话指的是睡眠时要秉持的一个原则:秋天的时候头和脚要稍微凉一点,冬天的时候头脚一定要保暖养生。冬天的时候要把脚暖住,冬日白天能量在体表,晚上能量就走到身体的深层,如果脚凉,能量便回不去,就没法储藏。

     开春以后,能量开始慢慢往外释放,若冬天储存不好,春天释放的能量就少,《内经》讲: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也就是春天能量是否与上一个季节能量储存的情况如何有关,这是一年的角度。

     每一天也是这样的道理,白天相当于春夏,晚上睡觉属于秋冬,所以晚上睡觉尽量保持一个好的习惯。睡觉之前做导引,比如用手搓一搓脚,揉一揉脚心的涌泉穴,也可以揉一揉太溪穴,这个穴位在脚踝与外部肌腱中间的窝里。

    

     大家都知道这一生之中我们接触和观察外界时,眼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那眼睛跟睡眠有什么关系?古人认为睡眠是眼睛的食物,所以古人说睡是眼之食,七日不眠,则眼枯。若七天不睡,眼睛就会受到很大的损伤。

     我碰到一些朋友,他们高度近视,戴着很厚的眼镜片,我给他们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多睡觉,提高睡眠质量,尤其在冬天的时候,保证睡眠质量对保持甚至恢复眼睛视力都是有帮助的。

     很多朋友晚上睡觉前有泡脚的习惯,这里要提个醒:泡脚可以,这是温足,但是不要泡出汗。

     因为冬天是收藏的时候,要是泡出汗,这就不收藏了,这也是一种逆。好多同学说你们中医养生搞得我很混乱,到底是要这样做,还是要那样做?实际上中医养生要搞明白一个字:「度」。

     成语讲「过犹不及」,不能不足,也不能太过,所以这个度就是中道的意思。冬天要温足温头,但是又不能出汗,这就是一个度,把握这个度才是真正的养生。

     睡眠关键的一条也是要合度,眼睛已经近视或者远视的同学一定要注意睡眠。

    

     说到眼睛,近视眼我所看到的一般都是体热为主,因为热是一种膨胀现象,而近视眼本身也是眼球膨胀所致,远视是体寒为多。体热就是阴不足,也是属于收藏不好,中医讲白天为阳,晚上为阴,白天活动,晚上睡觉,睡觉就是收藏,就是阴。

     所以近视眼的朋友应该是把睡眠延长一点,远视眼的要温体,那温足就很重要。

     人老的时候往往是远视眼越来越多,其实就是人老了以后阳气越来越弱,身体逐渐处于阳气不足的状态,等于是寒气多了,叫做阳虚阴盛,所以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冬天睡眠之前泡泡脚,不光是对身体,对眼睛视力的保持也有好处。

     还有一种方法——灸眼睛,怎么灸?眼睛上放一个特制的罩子,然后艾条离眼睛大概3寸,即4个手指的距离,不要伤到眼睛,大概10分钟左右,灸完以后眼睛也会发亮,这也是一种方法。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一定要保护好,不要伤到自己。

    

     足寒伤心,人怨伤国

     有一本书可能很多同学没有听说过,叫《素书》,讲了「足寒伤心,人怨伤国。足寒除了对肾的收藏有影响,对心脏也有危害。因为能量进不去,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久而久之寒气就会积累,然后寒气便进入血液循环,影响血液循环的过程,慢慢地心脏就会发生一些疾病。

     身体健康也是这样,你的脚保持这种寒就相当于你的政策是错的,你的睡眠习惯不好。

     睡眠并不是简单地靠枕上睡,还是有很多细节要注意的。睡眠对女人尤其重要,俗话说男吃女睡,为什么?从美容的角度看,面色和皮肤的润泽度跟两个脏腑的功能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就是面色跟肝脏的功能有关系。肝主藏血,肝脏的解毒功能强,血液质量就好,里面没有什么毒素,那么体现出来的面色就显得红扑扑,如同少女的面色。

     女人过了一定年龄,会被形容为黄脸婆,主要原因就是肝藏血的功能不好,肝脏解毒的能力下降,血里的毒素太多 。

     第二个就是皮肤的润泽度。皮肤润泽度跟脾的功能有关系,脾主湿且主生血,所以一个是肝,一个是脾,这两个功能如果好,女人面色一定会很好,而睡眠主要是帮助我们把血里的毒素排掉,晚上就是这个过程。多睡面不黄,睡好则面色不差,这个是对女性朋友而言尤其要重视的。

     我再给大家简单总结下,我们谈到的就是两句话,第一个「冬天的时候要温足温脑」,第二个「睡眠是眼睛的粮食。

    

     讲师介绍

    

     范英志 老师

     ◆ 正安文化特约老师。在正安开设《中医心法与健康管理》、《伤寒与温病》、《辅行诀》、《六壬心法》等课程。

     ◆ 辽宁中医药大学毕业,在国内行医多年,后在英国行医十年。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曾在国外传播中华文化,深受欢迎。

     ◆ 对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有深入研究。对东西方古经典有很深的研究和整合,也对经典《易经》《德道经》《孙子兵法》《西游记》有独到而系统的研究。尤能把东西方术数和各大经典与中医打通授课,构建清晰的学习框架。

     ◆ 执业中医师,擅长治疗内科五脏系统疾病与妇科、儿科病症。

    

     正| 安|好|课

    

     《温病与伤寒》

     2023全新升级

     学习伤寒与温病

     真正明白中医临证的精华所在

     北京学院

     4月29日开课

     详情咨询:

     18811229397(杨洋老师)

    

    


     (暗号:伤寒与温病)

    

     上课地点

     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40号

     往期学员分享

    

    

    

     课程特色

     ◆ 中医真正的工匠精神

     如果您已经学习过《中医心法与健康管理》,又或者您对中医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学习伤寒与温病后,真正明白中医临证的精华所在,能感识到历代中医高手的工匠精神和临证境界。

     ◆ 破除对体质观察判断的迷惑

     真正的中医临证是天地规律的共性与个体舌脉证的精妙结合,是天人合一的智慧与身心面向上的工匠精神的运作。您一旦在「临证细节」上领悟突破,所有的医学实践、理论研究上的细节问题,都有可能抬眼伸手处而拈花一笑。

     ◆ 精选高手的临证医案,一个医案搭建一个框架

     唐太宗李世民阅读历代兵书,总结成一句话:多方以误之。养生调理,临证实践,往往会出现「多方以误治」。通过学习高手的伤寒与温病医案,只谈最实用的临证思路,通过孙子兵法十三篇的整体思路,精准分析高手医案中的心得与误区。

     ◆ 只为提高临证水平

     通过前面三条,只为一个目的:分析学员个体体质,把握细节,提高水平。现代人得温病的机会较古人多,但不同节气对人身体的影响并不是只有「热和湿」,上热下寒,营卫不和的体质在现代人中也比比皆是。学温病必须要在伤寒论的基础上,而伤寒论的处方也一定要考虑现代人内热藴育的问题。

     范师会把两者完美地结合,让你无缝隙地专注在舌脉症等虚实上,开方永远只是手里的兵器而已。

    

     版权声明

     1.本文来自同学分享,未经允许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2.文末留言区开放,欢迎踊跃参与讨论。本平台支持言论自由,精选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场。3.图源:摄图网,侵删。

     今日编辑:熊小安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课程详情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正安聚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