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让人过早衰老、变胖、上热下寒!简单1招帮你轻松清掉体内深层痰浊
2023/4/19 8:08:00 正安聚友会

    

     本 期 导 读

     痰湿不化,人废一半!教你3招,把痰湿垃圾统统带走

     春夏交接之际,湿邪燥热非常容易乘虚而入,进而引起干咳、痰湿等问题,稍不留意就会中招。

     比如最近很多人总是觉得喉咙里有东西,时时咯稀白痰,口干,早起还会觉得有点口苦,嘴巴里有时还有一股腥臭味....

     面色暗沉,有时脸上油光浮现,头发隔天没洗就油头,舌头一伸出来水淋淋滑腻腻的,这些都是「痰」作祟。

    

     痰是身体健康的「绊脚石」分有形和无形痰的形成,多与外感六淫病邪,或者情志失常,七情内伤、饮食不化相关,这些病理因素导致脏腑机能失调,气化失衡,水液在体内的循环、排泄过程中遇到障碍,在体内形成异常的积聚,就成为了「痰」这种病理物质。

     其中秽浊、黏滞、稠厚的部分,叫作「痰」,另外清稀、澄澈、透明的部分称为「饮」。因此,中医意义上的「痰」,并不是单单指日常所说的产生于肺部、通过咳嗽可以排出体外,并能被我们所看到的痰。

    

     中医的「痰」,还包括因为水液代谢障碍而产生的,符合秽浊、黏滞、稠厚特征的病理产物。

     因为水液代谢遍布周身,因此所形成的病变产物也能够随着身体内气血流行,可以停滞于经脉、脏腑,简单说痰不只存在于下呼吸道,还可以存在于关节、淋巴结、肠道、血道、脏器等身体的各个部位,就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疾病。

     表现在皮肤:皮肤松弛、粗糙、暗黄、油光满面表现在头发:油腻、脱发;表现在眼睛:眼袋大,黑眼圈表现在身体:体型肥胖,身上的肉松松散散;表现在肺部:嘴巴喉咙里,总是有痰吐出来;痰湿瘀滞在体内,导致气机阻滞,容易上热下寒....

     以上这些,都是有痰存在的表现。在哪堆积,哪就生病,痰越多,意味着脏腑越衰老得快。

     正因为痰的表现非常多样,因此临床上常常会有「百病皆由痰作祟」的说法。

     中医说的痰,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有形之痰——主要存在于肺部,可能是自身障碍产生,或者是外界邪气侵袭肺部而产生,这种痰通过咳嗽可以排除体外,能被肉眼所观察,对于大家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当我们日常感冒咳嗽时候,喉咙里总是咕噜咕噜很多排泄物,这就是属于有形之痰的一种。

    

    图源:摄图网

     无形之痰——指水液凝结,形成质地稠厚的痰浊,不像肺部的产生的痰可以被直观的认识,相对抽象一些,也是临床最多见,最不可忽略的一类。

     但是中医有自己的判断方法,判断自己体内有没有「无形之痰」常常会根据一些征象去确定。

     ①肥胖,体型肥胖,全身的肉非常膨胀,好像膏脂油腻一般松散;中医说的「肥人多痰」,就是指肥胖的人体内多有「无形之痰」存在,因为脂肪具有「痰」的秽浊、黏滞、稠厚的特性,实际上是体内水液代谢障碍停留在体内,其中的秽浊、浓稠的部位凝聚起来,就在身体各处形成了脂肪。

    ②舌苔厚腻;舌苔,是舌头上面的一层苔状物,是由脾胃之气蒸化胃中的食浊产生的。厚腻的舌苔,是体内水湿秽浊过多,湿浊痰饮停聚舌面最直观的表现,也是无形之痰在身体上直接表现。

     ③缓慢变化沉积的肿块。凡是肿块颜色不红,温度不高,突起于皮肤表面,像一个石头包块样,但手按下去有时是软的,但又有一定韧性的,现代检查里面大部分是水液、黏液或黏冻样物质的,在中医上都称为「痰块」,也是无形之痰的表现。

     ④滑脉。中医最经典最集大成的脉象学说,主要讲究应指的感觉,临床常用的有二十多种,滑脉就是其中之一。

     中医对滑脉的描述是「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就是指我们摸到的脉象就像是珠子在光滑的盘子上滚动这么流利迅捷,滑脉的出现是体内痰湿积聚、食积饮停,体内有痰浊的特征性表现之一,也是中医诊断「无形之痰」的依据之一。这个判断标准就需要一些中医基础在这里了,相对专业。

     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共同形成了中医学中痰的定义,正因为这种病理产物形态多变,在我们身体上各反应不一。

    

    什么样的人容易生痰?

     因痰的生成与水液代谢密切相关,而肺脾肝又对水液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痰的生成,多与肺脾肝的功能失常相关。

     因此生活中常见的这几类人需要尤其注意小心养护,小心生痰。?肺脾气虚者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脾主运化,能够调节水液代谢,是水液升降输布的枢纽。

     肺为水之上源,通过肺气宣发肃降,致力于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将脾气传输的水液较轻部分向上向外布散,营养头面及全身,或者转化为汗液排除体外,向下则将较浓稠的部分向内向下营养濡润脏腑,并将脏腑代谢产生的浊液体废水下输送到膀胱,变成尿液排出。

    

    图源:摄图网

     当肺失宣降,津液不能输布,水道排出不利,则水液积聚而生痰饮;或者脾脏运化失利,不能运化水湿,导致水湿内停,便凝聚生痰;肺脾气虚者本身肺脾之气相对较弱,在春夏之际,若外邪入侵,脏腑功能失调是,就容易出现水湿代谢障碍而生痰。

     ? 肝胆不舒者

     肝气不舒的人也容易生痰:肝主疏泄,能促进津液的运行输布,而津液输布代谢都需要依赖于肝气气机的条畅。

     气能行津,气行则津布,因此无聚湿成水生痰化饮之患。如肝气疏泄功能失常,气机郁结,就会导致津液输布代谢障碍,形成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出现痰核等病症。

     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大,大部分事情都需要经过团队沟通完成,工作的不顺和生活的不舒,容易使得肝气不舒。现在很多年轻人总是觉得胸腔有一股气,喉咙里总有一口痰也吞不下,也吐不出,只有下班之后放假之后这种症状才能明显好转,这样现代「梅核气」其实也是痰的一个表现。

    3个调护法健运脾胃,化解水湿痰饮1.食疗食养,常吃健脾食物食疗及食养是现代人能做到的养生的简便易行的方法。要做到不生痰,首先在饮食上需要规律饮食,忌辛辣刺激或暴饮暴食。因为这种的方法容易损伤脾胃,影响脾胃运化功能。

     普通人在平时防止生痰或想祛湿化痰,可在日常泡茶饮品时适当多吃白扁豆、山药、红枣、薏米、茯苓等健脾食物,搭配一些陈皮、佛手等理气食物更佳。

    

    图源:摄图网

     日常烹饪时,可有选择用薏苡仁、木瓜、玫瑰花、茭白、菊芋、冬瓜、黄瓜、龙须菜、粟米、玉米、赤小豆、绿豆、白鱼、鲫鱼、银鱼等食物健运脾胃,祛湿消痰。

     2.艾灸,调理「脾」这个生痰之源「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要解决痰的症状,继续解决的是改善脾这个生痰之源,减少痰的生成,就能减少对于我们身体的困扰。

     通过艾灸可以经发脏腑的经气,调和改善脏腑功能,并且脾运湿但本身喜燥恶湿,艾灸的阳热之气,能够健脾养脾。健运脾气,常常会选用到足三里和阴陵泉。

     足三里,我们相对熟悉,是保健要穴,归属于足阳明胃经,是一个多气多血的穴位,在这个穴位,脾土燥化水湿之后,固化于足三里穴周边,津精液精微则循胃经上行,因而艾灸这个穴位能够燥化脾湿,为上行的精血开通道路,所以才称为是保健要穴。

     取穴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无法艾灸者也可以使用指揉法、点按法、推法。每天用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长期坚持,同样有燥湿运脾之功。

    

     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之合穴,五行属水,有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的作用。是一个排湿要穴。

     取穴位置: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与阳陵泉相对。

     艾灸时,足三里和阴陵泉共同配穴,一补(脾)一祛(湿),能够使健脾祛湿之路事半功倍。脾健运了,痰湿自然减少了。

    

    3.泡脚,用好这个化痰湿名方中医认为「人的脚就像树的根,树死根先枯,人老先老脚」,泡脚不仅是一个养生手段,也是一个防病治病的中医特色方法。

     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秋天泡脚,肺润肠濡;冬天泡脚,丹田温灼。春夏之际,气候还是比较湿热一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痰湿的生成。

     另外双脚上面分布着大量的毛细血管,是人体穴位密集的部位之一,多条经络都会在脚步经过聚齐。温水泡脚能更好地刺激经络,振奋人体的脏腑机能。

    

     图源:摄图网

     有条件者可在水中加入药材,能够加强经气活络,调和身体各个脏腑的功能。现代常用的生姜、红花、盐、艾草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辨证准确还可以直接将中药处方用来泡脚,直接采用中药熏蒸疗法,也是一种调理方式。

     对于痰湿较重者,有个化痰湿的名方——温胆汤,是痰湿之人和湿热之人标配的泡脚包。

     痰湿就是身体里积聚了太多无法正常代谢掉的水液。而温胆汤的配方里,就用到了不少化痰祛湿的本草。

     温胆汤配方:茯苓、半夏、枳实、竹茹、陈皮、甘草。

     它的方解:茯苓是渗湿;半夏辛温善散,燥湿化痰;枳实调气机;陈皮化湿行滞气;竹茹清热化痰;甘草调和各个药材的性味。

     综合全方,半夏、陈皮偏温(痰饮是水湿而凝聚,属于阴邪,非温不化),竹茹、枳实偏凉,温凉兼进,令全方不寒不燥。

     体内有痰或湿气重,用温胆汤来泡脚,基本就足够了,因为温胆汤几乎把湿气的所有情况都考虑到了,无论是普通痰湿、还是湿热、寒湿都适用。

     罗大伦博士也多次推介,痰湿之人可以用温胆汤来泡脚。

     考虑到普通泡脚方,药材熬煮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很多朋友都不太能坚持使用,正安团队特地研发了一款温旦足浴凝珠。它在原方的基础上,增加了生姜和大枣两味。

    

    日常价109元/盒,上新优惠99元/盒截止到4.25,点图片购买

     脾胃是运化水湿的,现在很多人脾胃多阳虚偏寒,没法将体内多余水湿代谢出去,就造成了水湿停留体内。把脾胃调好了,水湿的问题也能得到改善。

     生姜就是温煦我们的脾胃、让脾胃变得更强健的。

     《药性类明》亦说:「生姜去湿,只是温中益脾胃,脾胃之气温和健运,则湿气自去矣。」

     而大枣更是在调理脾胃时,常与生姜搭配使用的。

     温旦足浴凝珠,提取8味本草,浓缩成一粒粒凝珠,采用特别的凝胶包装,无需再另外熬煮,只需将它扔进准备好的温水中,凝珠内浓缩的本草精华,即刻充分释放到水中。

     这样的温胆足浴液,使用很方便,每次需要的时候,直接丢两粒凝珠到泡脚盆中,等待它与热水混匀溶解就可以了,连撕开袋子的步骤都省了,太方便了~

    

     温胆汤7天为一个周期,4个周期为一个过程。每隔7天,可以休息1~2天,观察身体状态。

     坚持4个周期也就是28天,一般就能感知到身体的很多变化。我们的温旦足浴凝珠一盒56粒,每次用两粒,刚好能用28天。

     有的湿气轻的朋友,坚持一段时间,就能看出舌苔变薄了许多,脸上的痘痘消了很多,皮肤看起来也没那么油腻了,身体状态好了很多!

    

    ▼国货铺通道▼温旦足浴凝珠经典名方改良精选半夏、茯苓、陈皮、枳实等八味草本无需熬煮,入水无渣速溶享受足浴SPA日常价¥109限时优惠:1盒99(减10元)截止4.25

    

    

     版权声明:1.本文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欲转载及内容合作,请于公众号后台留言 。2.文末留言区开放,欢迎踊跃参与讨论。本平台支持言论自由,精选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场。3.部分图片来源于摄图网,侵删。 今日编辑:果丹皮

    

     或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品致好货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正安聚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