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下寒中焦不通,学会这个动作,疏通淤堵、平衡寒热、养好脾胃
2023/4/20 8:08:00 正安聚友会

    

     本 期 导 读

     上焦火、下焦寒,根本原因在于中焦不通!

     最近,经常碰到患者这样描述身体状况:

     「最近上身燥热,喉咙肿痛,还经常性发热出汗,可是腿脚一直都是冰凉的,小腹一直冷痛。」

     如果出现这种「上火下寒」的症状,核心的问题是因为「中焦淤堵」。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属脏腑中最大的腑,主升降诸气和通行水液,在五行属火,其阴阳属性为阳。

     中焦是指胃部的上端和下端的中间,其中包含了脾脏、胃部、胆等多个器官,这也说明中焦的作用是与人的消化功能相关,中焦能够反映消化器官直接协调工作的效果。

    

    图源:摄图网

    

     中焦不通,道路被堵塞了

     就会上热下寒

     《灵枢·营卫生会》中提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脾胃有腐熟水谷、运化精微的生理功能,属于中焦,喻之为「中焦如沤」。中焦胃受纳腐熟水谷,由脾之运化而形成水谷精微,以此化生气血,并通过脾的升清转输作用,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以濡养周身。

     上焦接受来自中焦脾胃的水谷精微,通过心肺的宣发敷布,布散于全身,发挥其营养滋润作用,若「雾露之溉」。

     「下焦如渎」是指肾、膀胱、大小肠等脏腑主分别清浊,将脾胃运化后的废物排泄出体外的作用。

     三焦之中,中焦脾胃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外湿及内湿作用于中焦,导致脾胃运化功能下降之后,机体水液代谢遇到障碍,多余的水液停留在人体内,便会出现诸如胃纳差、身重如裹、咳嗽有痰,大便黏腻等表现。

     中医认为,水饮停聚,就会生湿生痰,而痰湿又进一步加重中焦运化负担。

     「上火下寒」是中焦阻滞的典型表现。火往上走,寒往下沉,中焦不通,道路堵塞,心火不降,肾水不升,自然水火也就无法既济,就会「上焦火,下焦寒」。

    

    图源:摄图网

    

     这些加重中焦负担的行为

     看看你犯了几条?

     1、吃得多、吃得冷,就会损伤脾胃

     素问中有一句话:「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就是说吃得太多,超过自己的消化能力,就会损伤肠胃功能。

     多食、过食、嗜食、暴食,都会损伤脾胃。脾胃居于消化道前端,一有损伤,首当其冲。

     长期过食肥甘厚腻之品,过食生冷,冰冻寒凉的食物,容易伤脾胃,使中焦这个「小太极」运转失常,聚湿生痰,形成痰湿。

     过食生冷寒凉之品会影响脾胃运化和气机升降功能,使水湿停滞胃肠,引起食欲不振、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2、心情总不好,不仅伤肝还伤脾

     肝主疏泄,主升,主动,有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调畅情志的作用。

     在反复持久的情志不舒情况下,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如「怒则伤肝」,而肝病最先传脾土。

     若郁怒伤肝,肝失疏泄,导致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常,从而引起「肝脾不和」的病理表现,从而加重中焦淤堵。

    

    图源:摄图网

     3、每天都吃水果,伤脾又易生湿热

     有些人有这样的习惯:那就是把水果看得很重,一天可以不吃饭,但不能没有水果。

     五果为助,水果仅仅是五谷的补充,无论哪一种水果,都要适量而止,过量则伤脾。

     水果性多寒凉,吃太多会伤害脾胃,加重中焦负担;部分温性的水果,多是甘甜易腻,多食亦易蕴生湿热。

     4、长时吹空调:毛孔闭合湿气散发不了

     空调是一个伟大的发明,但是不加节制地使用空调,往往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出汗本是一个散湿的很重要途径,而空调营造的凉爽环境,会使身体毛孔自动闭合,汗排不出来,湿气也就散不出去,只能聚积体内。

     当然,空调也不是绝对不能开,而是要适当用,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湿气较重时,最好开启除湿功能。

     5、白天久坐晚上熬夜,脾胃虚弱生湿生痰

     《黄帝内经》中说「久坐伤肉」,其实伤的就是脾。脾主肌肉,主运化水湿,缺乏运动可引起脾气亏虚,水湿不化,聚湿生痰。

     生活作息时间不规律,节奏太快,压力大,由于工作紧张,竞争激烈,所以经常熬夜,昼夜不分。没有休息好,就会导致脾胃虚弱,从而体内有湿气。

    

    图源:摄图网

    

     身体有这些不良表现

     说明你的中焦可能淤堵了

     1、口干口渴,喝水却越喝越渴

     中焦不能运化水饮,湿邪留于胃肠,造成胃失和降,腑气受阻,因此会出现呕恶或呕吐痰涎,或胃肠中漉漉水声。

     湿浊中焦,会导致中焦不能运化,水液不能上承,所以会导致口渴。但是口干饮水进去后会加重湿浊中焦,导致中焦更不能运化,出现更严重的口渴。

     2、咽喉有异物感,还随着心情时消时现

     一般喉中有异物感多数因为肝气郁结情志失和,进而肝郁脾陷。肝脾不和,脾气亦为之抑部,运化失司,津液聚而为痰,随气上壅,阻于咽喉。故咽喉似有物梗塞,吞吐不利。

     湿聚成痰,痰之为患时聚时散是其特点,又因起因有肝气郁结,继而中焦脾胃不能健运而痰聚,因此咽喉如物梗塞感觉也会随着情志变化表现为时现时消。

     3、大便粘,或秘结不畅但并不干结

     湿邪留伏于胃肠,多余的水饮随大便而出,就会表现为大便粘;如果湿浊遏阻腑气,会表现为大便反而秘结不通,但粪便并不干结。

    

     从日常的吃、穿、睡、动中

     就能疏中焦、调脾胃的方法

     清代《温病条辨·杂说》中提到:「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就是说治疗中焦病证时,要选择适当的药物及治疗方法,调节脾胃升降之功能,恢复其平和的生理状态,犹如秤所保持平衡一样。

     防治中焦阻滞,日常可以选择这样一些方法:

     1、吃这些健运中焦的食物

     生活中尽量少烟酒,尤其是少喝冰镇啤酒。选用有健运中焦、利水液降痰浊的食物,如冬瓜、白萝卜、薏苡仁、赤小豆、荷叶、山楂、生姜、荠菜、紫菜、海带、鲫鱼、鲤鱼、鲈鱼、文蛤等。少食肥、甜、油、黏(腻)的食物。

    

    图源:摄图网

     2、按时睡觉,穿透气宽松的衣物

     居住环境宜干燥,不宜潮湿。遇到春雨淋漓不尽的潮湿天气,应关好门窗、少出门,避免去湿气浓重的地方游玩,如树林、湖泊、水塘等。

     在家里放一个湿度计,若发现室内相对湿度高于70%,及时开启除湿机或空调除湿。

     平时起居要有常度,按时睡眠。穿衣面料以棉、麻、丝等透气散湿的天然纤维为佳,尽量保持宽松,有利于汗液蒸发,散去体内湿气。

     3、坚持揉腹、八段锦等对脾胃好的运动

     体内湿气较重的人大多饮食较为油腻,缺乏运动,从而身体疲惫提不起精神,但其实湿气越重,越要坚持运动,坚持适量的运动,出出汗,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好处,「动能生阳」增加阳气,更有助于散湿。

     坚持适量的运动,强度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循序渐进。阴雨季节、湿冷的气候不适宜运动,最好在天气晴朗的时候运动。可选择快走、武术以及打羽毛球等,使松弛的肌肉逐渐变得结实、致密。

     腹部按摩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法,在早晨起床或晚上睡觉前,仰卧在床上,双手掌重叠,放在肚脐部位,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揉50次,直到腹部觉得发热为止。此法有调脾健胃之功,不过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好的成果。

     八段锦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重在强脾养胃,尤其适合焦虑、饮食不规律的人常常练习。

    

     方法: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右手翻掌上举,五指并拢,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同时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拇指展开,仰头看右指尖片刻。

     动作复原后,两手交替反复进行,反复多遍。

     这一动作主要作用于中焦,通过两手交替上举下按,双肩放松对拔拉长,使两侧内脏和肌肉受到协调性的牵引,对脾胃肝胆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

    

    


     版权声明:1.本文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欲转载及内容合作,请于公众号后台留言。2.文末留言区开放,欢迎踊跃参与讨论。本平台支持言论自由,精选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今日编辑:果丹皮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正安聚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