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要学会的艾灸技巧:散寒温经,缓解痛经不再难
2024/4/1 正安聚友会

本 期 导 读
艾灸疗法,可以温暖人体中心,对诸多疾′病起到积极的调理作用。
当一个人的慢性病久治不愈,又不知病因何在、如何调理的时候,那么可以试试在自己的腹部,找到慢性病在腹部的阻滞点。

图源:摄图网
那个点也许是一个硬块,也许是一个痛点,也许是一个「气团」 ,总之要找到它,解决它,让气散开。

腹部是脏腑所居之地
艾灸可以调理这些问题
腹部是脏腑所居之地,是气血升降的枢纽,气血又是构成人体的主要物质,尤其是气对五脏六腑更为重要,它是人体脏腑活动、血液循环,津液输布,吐故纳新,新陈代谢的动力。
有的人肚子鼓鼓的,按下去不痛,但是象个皮球,这是浊气太多了。也有的人,肚子软软的,按压哪里都不痛,但是仍然会觉得腹中闷胀不舒,这通常是中气不足,气血过少造成。
我们可以说,一切慢性病都可以在腹部找到其对应的蛛丝马迹。如果你没有慢性病,却发现腹部有阻滞点,那这可能是慢性病的征兆,应该及早把它解决。

图源:摄图网
艾灸疗法,可以温暖人体中央,对诸多身体问题起到积极的调理作用。
「人体中心」 在中医里常常就是指我们的腰腹部,腹部属阴,阴属寒,人体六条阴经聚会在腹部,是人体阴寒容易聚集的地方。
巩固人体中央需要的是温和暖,如果人体中央凉了,各种痰湿瘀堵在腹部,造成上下不通,上热下寒,各种慢性病也就随之而来。
艾灸腹部,温暖人体中央,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坚持灸一段时间,虚寒者能补,郁结者能散,有病者能治,无病者可健身延年。

腹部艾灸常用穴位
腹部除了摸上去有硬、凉、结节的地方可以艾灸,还可以艾灸几个常用大穴。
1、中脘穴
艾灸中脘穴可以保养脾胃,还可以通腹降气。中脘穴的位置和胃很近,所以这个穴位主要可以治疗一些脾胃疾病,比如腹胀、腹泻、腹痛、肠鸣、反酸、呕吐、便秘等,此外对食欲缺乏、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等因脾胃不和引起的病症也很不错。

只要是脾胃不好,都可以艾灸中脘穴来治疗。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 ,所以脾胃对于人的身体很重要,而艾灸中脘穴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健脾胃的方法。
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所有的疾病,都要仰仗脾胃的气血生化吸收,才能得以营养支撑,耐以生存下去,所以脾胃是一切疾′病调理的关键。
2、关元穴

艾灸关元穴对于女性有温补作用,因为关元是人体元气大穴,对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有很好的作用。尤其对于虚寒性女性有温经散寒作用,可以调理痛经。有些女性,由于贪凉或者饮食生冷造成宫寒,可以艾灸关元穴,对暖宫有比较好的促进作用;
3、天枢穴

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是手阳明大肠经募穴,位于脐旁两寸,恰为人身之中点,如天地交合之际,升降清浊之枢纽。人的气机上下沟通,升降沉浮,均过于天枢穴。灸天枢是调理便′秘及消化不良,腹′泻的常用穴。

腹部艾灸注意事项
1、艾灸时,首先要注意不要烫伤了皮肤。
2、孕妇不要艾灸腹部。
3、灸完艾灸以后注意保暖,两小时内不要碰凉水,不然寒气就很容易进入到体内,这样反而达不到调理的目的了。
腹部艾灸只要肯坚持,灸量足了,灸通灸透,可以让五脏各司其职,回归本位,诸多慢性病会能得到改善。

讲师介绍

◆ 正安文化特邀讲师。
◆ 中医世家,执业医师,医学硕士,传统刺血疗法传承人,「明心外治法」创始人。
◆ 家学渊源深厚,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各类中医外治疗法,对于传统刺血疗法、徒手正骨、古法艾灸、中医美容等领域有深入研究。
◆ 自幼践行中医,阅尽人间病苦,立志此生走济世救人之路,多年来致力于临床与中医文化传播,发愿:「用中医的光,照亮更多的人」。

☆ 课程广告 ☆

上课时间
11月19日(周日)
课程学费:880元
原价:1480元
报名请咨询班主任
熊小安 13001172305

(暗号:艾灸)
上课地点
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40号

版权声明:
1.本文来自正安文化,未经允许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2.文末留言区开放,欢迎踊跃参与讨论。本平台支持言论自由,精选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场。3.图源:摄图网。
今日编辑:熊小安


欲了解《艾灸一日训练营》请点击阅读原文。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正安聚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