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解读人事核心精华,化繁为简的方法是...
2024/4/1 正安聚友会

    

     本 期 导 读 在古代六壬以占卜人事著称,俗语说:「学会大六壬,来人不用问。」,因此大六壬有「人事王」之美誉。

     「方术」涉及两大问题,一大问题是宇宙,一大问题是生命。

     宇宙太大,生命太短,真是无可奈何。我们人都有一点控制欲,在外物面前太渺小,就有恐惧感(如看恐怖片,遇巨怪、巨人);只有缩须弥为芥子,玩天下于股掌,他才感到自豪(如袖珍艺术微缩景观和儿童玩具给人的感觉)。

     《格列弗游记》讲「大人国」和「小人国」就是我们都有的精神状态。两种状态呈反比关系。比如秦皇汉武,囊括四海,并吞八荒,他们越是向外扩张,就越是惜寿怕死。文人没有领土扩张,但有知识扩张,知道事情太多,也有同样苦恼。

     比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就曾大发感慨: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也悲情咏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他们所「伤心」的问题,也就是「方术」所「关心」的问题。

     古人关心宇宙,乃有「数术」之学;关心生命,乃有「方技」之学。

     我们这里说的「方术」,也就是「数术」和「方技」的统称。

     「数术」,见于《汉书·艺文志》,是专门的知识领域,有《数术略》收其书。《后汉书·方术列传》和《七录》也用「数术」,应是比较早的说法。「数术」也作「术数」,见于《晋中经簿》,则为后世沿用。这里以「数术」为称。

    

     为什么说大六壬难呢?

     或许有的朋友有不同的意见,先不要急,听我慢慢说。

     大六壬,为古代天文星象应用学,其产生来自于天文历法,为天文数术之首,以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理论为指导,以天道对应人道,以时空信息包含万物运转的规律来推算人事。

     六壬以占卜人事著称,俗语说:「学会大六壬,来人不用问。」,因此大六壬有「人事王」之美誉。

    

     在六十花甲纪数当中,天干有壬者共六:壬子、壬寅、壬辰、壬午、壬申、壬戌。

     十天干以甲为首排序,壬为序数九,九为极数,极数之后归零。

     即十天干的收尾:癸。大六壬原名为九天玄女式,因壬表极数九,故古人又称之为大六壬。

    

     六壬是东方最古老的占星学,是用式盘占卜吉凶的一种术数。

     六壬与遁甲、太乙合称三式。

     六壬术起源很早,以占卜人事著称,其法由来已久,具体年代,已无法确定,到了东汉已经盛行,汉代《吴越春秋》、《越绝书》已有记载,由此已知定是始于汉代以前。

     周天二十八星宿是由恒星组成的,十分稳定,位置几千几万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都保持不变,对地的影响也是相对稳定,而我们地球及其他太阳系的行星不断的围绕太阳公转,而整个太阳系则是相对于北极星(即紫微星)位置不变的在银河系中做螺旋运转,这就形成了因日月五星运行而造成天星之间位置关系的改变,进而改变了特定星宿对地球及地上万事万物的影响,所以古人通过夜观天象来预测吉凶。

     《开元占经》就是古占星学著作,而七政四余和紫微斗数就是延伸出来的古星命学。

     一个术数衍生出了两个大的术数门类,各位还觉得它容易么?

    

     大六壬这么厉害,

     为什么名头不大呢?

     其实大六壬在历史上一直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

    

     在古代能研究天文学的人,那无一例外都是能人,这样的人很多都是拥有官职的,专门为皇家服务,而大六壬后来也就变成了一种专门针对皇室贵族的术数,比起宫墙外流传的术数来说,就没有那么有知名度,而实际上几代以来的皇帝,信奉的都是大六壬。

     所以大六壬在当时一不出名,二来也接触不到,随着后来开放了,大六壬才逐渐的流传出来,被百姓所熟知,但因为太过于晦涩高深,研究的人没有很多,所以一直以来不温不火,但是在玄学领域当中,其实地位很高的。

    

     生活中的算法

     现代说到算法,很容易联想到「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等高新科技层面。的确,这些常听到的字眼,背后都有算法。

     其实,除了这些高大上的「算法」,平时的生活中也离不开算法,举几个贴近生活的例子:

     1、辅导孩子作业时,会碰到速算题,比如{9+2-5;3×4+10;52×3-56;4.2÷7÷6;6.3÷7×90}等等,题目要求用五分钟计算出十五道题的正确结果,这种运用加减乘除算数运算,得出结果的过程就是一种非常简单的算法。

     2、工作中经常会用到Excel表格和Python处理数据,这其中也包含逻辑运算(或、且、非)、关系运算(大于、小于、等于、不等于),还有一系列函数的应用等等算法分析。

    

     3、平时煮饭也蕴含着算法问题,只不过很多人习惯性已经做出最优方案,没留意其中的算法。

     比如淘米煮饭需要20分钟,摘菜洗菜需要10分钟,做四菜一汤需要25分钟,问最快多长时间能吃上饭?其实最快地操作路径35分钟就可以。这种算法,在项目时间管理里也经常用到。

     这些是生活中比较简单的事情的算法,有的通过正常的习惯就已经获得最优方案;有的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借助计算机程序,就能挖掘出想要的结果。

     然而生活中,最复杂的莫过于人事关系,或许通过计算机的计算方法,也并不能计算出其中的能量气数。所以需要借助人事专用算法工具——大六壬。

    

     专攻人事的算法

     太乙和奇门以推算国家命运为主,其中太乙着重推算行年的吉凶,奇门着重方位的吉凶;而六壬专攻人事,很好的反映人事发展的走向。

     六壬元素及基础知识

    

     六壬这款算法是如何计算人事的?

     比如,生活中遇到不好的人或者看不透的事,需要起六壬的式课看看人事的发展变化。

     这时就需要通过你咨询的时间起六壬课,把时间转化成天干地支的描述方式,如上图起课时间是2022年2月12日 十八点零七分,起课的干支就是丙申(日干是丙,日支是申),其中日干代表当事人与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关系;日支为内事,内事代表家里事。

     然后,需要把人事放到当下时空里面去考虑,就牵涉到月将加时。月将可以理解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太阳在每月中停留的十二宫的位置,产生的十二个月将,掌管每月的事宜。占时就是问人问事的时辰。

     月将加占时,启动天地盘,也就锁定了当前时空的能量分布状态,就是把人事动态转化为静态进行分析研究,方便计算人事发展变化。

     基本的计算和推导人事的方式是通过「四课」的确定和「三传」的效应传导。四课用来判断事物内在本质的因果关系,分析人事之间的矛盾所在;三传则体现人事发展的起因变化和结果。

     四课起出三传,最终输出九种结果,即九宗门(贼克、比用、涉害、遥克、昴星、别责、八专、反吟、伏吟),由此来判断人事变化气数的强弱。

     六壬算法,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比如说:婚姻关系、亲子关系、职场、财务、投资、健康、事业规划、搬迁(包括搬家、买房)、居家环境、自我提升等等方面。

     如果你对六壬感兴趣,或者生活中遇到人事复杂关系,不知道如何更好地解决,不妨学习此课程。

    

    学习大六壬路径

     1、储备必要的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部分,是中国传统术数共有的内容,包括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历法、十二长生、六亲十神等概念,并且要熟练掌握天干生克合的关系、地支刑冲合害等各种关系。

     五行为:金木水火土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阴阳划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天干地支五行划分:木:甲乙寅卯火:丙丁巳午土:戊己辰戌丑未金:庚辛申酉水:壬癸亥子

     十二长生、六亲十神等内容,可以参看《大六壬筑基——豁然贯通大六壬,纵横捭阖人间事》课程。

     记忆方法可以将天干与地支,分别标上序号,天干1~10,地支1~12,奇数为阳干/支,偶数为阴干/支。

     干支五行划分口诀:甲乙寅卯木;丙丁巳午火;戊己辰戌丑未土;庚辛申酉金;壬癸亥子水。

    

     生命需要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以确定时间(日干)之后,需要把人代入到天地大环境中分析,由此牵涉到「十干寄宫」的知识点。

     口诀及直观图示,见下图:(十个天干寄在地支的宫位,原则是:「阳干寄禄,阴干寄刃」。)

    

     天地大环境,是在「天地盘」中体现,而月将加占时才能启动「天地盘」,了解月将,先要明白二十四节气。

     所以,这里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有:天地盘、月将、占时、二十四节气。

     占时就是咨询人或事时,起课的时辰。

     地盘是地球自转12个时辰的方位,固定不变;天盘,就是十二个月将或者十二个星座,随着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每一年都发生变动,六壬称为换将。

     天地盘图示

    

    

     二十四节气,是有节与气之分的,比如现在是正月,是从立春(节)开始,到惊蛰(节)结束,中间有雨水(气),而起课用的月将,换将是以过了二十四节气中的中气才换将。

     二十四节气与月将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最后一个基础知识,牢记《十二长生表》。

    

     2、从入门到精通

     这部分内容包括十二神、十二将、诸天神煞、九宗门、八煞九宝、专题预测法等。这是学习是大六壬,从入门到实战精通的必经阶段,学会后能够掌握各类常用专题(如事业、婚姻、财运、健康等)的断课技法。

     3、研习经典案例

     大六壬与其他术数相比,比较好的一方面在于古人留下了大量的实战案例,不仅有断课步骤,还有最终结果的信息反馈,并且后人又有对古人案例的追加注解和解读,对后学者来讲是非常宝贵的学习资料。

     通过不断研习古人案例隐藏的精华,逐步提升大六壬断事水平。

     大六壬学习课程

     范英志老师研习多年大六壬,对古人案例进行了解读,将古代断课的思路转化为今人易于理解的断课步骤,化繁为简地分析起课思路与断课技巧。

    

    -广告-

    

     广州 大六壬

     2023年11月4日-5日

     13342838881(白术老师)

    

     广州学院

     老师介绍

    

     范英志 老师

     ◆ 正安文化特约老师。在正安开设《中医心法与健康管理》、《伤寒与温病》、《辅行诀》、《六壬心法》等课程。

     ◆ 辽宁中医药大学毕业,在国内行医多年,后在英国行医十年。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曾在国外传播中华文化,深受欢迎。

     ◆ 对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有深入研究。对东西方古经典有很深的研究和整合,也对经典《易经》《德道经》《孙子兵法》《西游记》有独到而系统的研究。尤能把东西方术数和各大经典与中医打通授课,构建清晰的学习框架。

     ◆ 执业中医师,擅长治疗内科五脏系统疾病与妇科、儿科病症。

     各地学院

    

    

     版权声明:

     1.本文转载于网络,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

     2.文末留言区开放,欢迎踊跃参与讨论。本平台支持言论自由,精选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3.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今日编辑:三七

    

    

    欲了解大六壬课程请点击阅读原文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正安聚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