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腑之谜:神、魂、魄、意、志在中医中的角色
2024/4/1 正安聚友会

    

     本 期 导 读

     「三生万物」里的「三」指的是「天、地、人」,这次重点讲讲「人」。

     之前很多课谈到中医基础理论,其中涉及到「数」的一些概念。中医基础理论离不开「数」这个很重要核心的概念。

     这次说说中医有关心理方面的认知。中医和道家很多理论是相通的,道家说人有三魂七魄,中医讲的是「肝藏魂、肺藏魄」,这个跟三生万物有没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关系很紧密。

    

     这里的「三」讲天地人三要素。前面谈到很多关于五运六气、河图洛书、伤寒论里的「六一法律」等,这次「天地人」侧重「人」,就要谈到人的心理。

    

     神、魂、魄、意、志

     中医认为人的心理有五个关键字,「心主神明,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神、魂、魄、意、志」这五个字就属于中医心理学的范畴。

     个人对中医心理学或这五个字的理解是这样的,《周易》里「心」对应的是「离卦」,表达的是一个「明」的态度,心理学上有「意识」和「潜意识」我个人把「心」理解为意识层面的范畴,因为「心主神明」,而「意识」是我们清醒状态下对万事万物的认知,俗称「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个人理解「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属于「潜意识」范畴,举个例子,有人睡觉的时候会做很多梦,从中医来讲,这是「肝所藏之魂不稳」,《黄帝内经》上讲:「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睡觉的时候睡眠很不稳定,从「肝藏魂」的角度讲,可能是「魂不定」。

     我很欣赏西方心理学大师荣格的一些理论,他提到一个概念,即:「男人的内心深处藏着一个阿尼玛」,意思是男人意识或潜意识深层有阴性的一面。

    

     我们的人格中藏着阴阳两方或者说男女两个性情,荣格把男人心中所存在的女性心理特征称之为「阿尼玛」,中医则称之为「肝中所藏之魂」,而相对应的,女人性情中所藏的男性部分荣格称之为「阿尼姆斯」,医称之为「魄」。

     所以可以用阴阳的角度来看待肝中所藏之「魂」和肺中所藏之「魄」,我个人认为这些都是属于潜意识层面的。那么潜意识和心所主的神明,这两者也可以看作是一对阴阳。

     如果潜意识覆盖了意识,那可能会精神失控,如果意识过度压制了潜意识,那心理就可能出问题,前面谈到了很多关于「中道」的问题,如「龙马精神」那一篇,就说了「龙」是一个「中道」的概念,相当于「60甲子历」。

     若把意识对应于「阳」,那么潜意识就对应着「阴」,阴阳之间也有一个「中道」的概念,所以意识和潜意识间也要寻求一个平衡。《道德经》里提到:「修之身,其德乃真」,我想意识和潜意识不能仅仅停留在概念上的探讨,它应该是身体与心理结合在一起探讨。

     中医所说的「肝所藏之魂」即男性意识中的女性特征,「肺所藏之魄」即女性意识所藏的男性特征,这些要落到身体上来看。

    

     修之身,其德乃真

    

     举个例子,肝经和肺经上有很多穴位,我们可以用不同穴位来调理身体进而改变心理状况,这就起到了老子所说的「修之身,其德乃真」的结果,而「心主神明」,也可以通过心经进行调理,从脏腑的角度,可以用药来调整肝气、肺气和心血等。

     《伤寒论》中提到过女性经期外感,即例假快结束时得了外感,这时候邪气留在身体深层,我的理解就是留在了肝所藏的血分里。

     肝经全称为「足厥阴肝经」,肝经的募穴叫做「期门穴」,如果女性在经期快结束的时候得了外感,晚上的时候就会说胡话,在《伤寒论》里说的「暮则谵语」。

     那仲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他通过「期门」这个穴位来解决,由于「期门」是肝经的募穴,所以可以用这个穴位来改变一个人意识或潜意识所表达出来的病理现象。

     同样的,肺经上有「中府穴」、「尺泽穴」、「太渊穴」,这三个穴可以帮助我们通过身体的调理来改变潜意识层面的一些异常反应。

     我们现在就可以找到「期门穴」,此穴在心窝所在「剑突」处横线与乳头所在竖线交点处,可以压一压这个位置,看会不会痛,中医讲「不通则痛」,如果会痛则说明肝经出现了淤堵。

     尤其是晚上睡眠不稳定容易醒的人,这些地方就要经常做一些简单的调理,比如轻轻地刮痧,或者「揪痧」,就用手揪皮肤,揪出痧来,记得沾一点点水,用这种简单的操作方式就可以得到调理,对睡眠很有帮助。

     当然,如果病情严重,最好找专业的医生进行针刺或艾灸。

     其实我们身上的这些穴位,我个人认为是潜意识表达的一个窗口,若潜意识有很多不良情绪的积累,那就可以通过这些穴位作为观察的窗口,如果我们把全身的穴位脏腑都了解通透,那我想我们的人生观应该有一个很健康的保障,这样全身的脏腑组织都能得到健康平和的运行,那「三生万物」就变得有实际意义了。

    

     如果我们平时没有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穴位、脏腑的一些功能,那生了一场病就会不知道病因在哪里。全身的气血运行出现了异常,这种情况就难以定义为「三生万物」,甚至可以说是「三病万物」。

    

     总 结

     这次重点谈的是「人」,「三生万物」里的「三」指的是「天、地、人」,前面讲到了关于天地的五运六气、河图洛书等,所以这里就侧重从人的角度谈,重点说了「肝藏魂」、「肺藏魄」。

     另外举了一些简单的例子,比如说肝经的募穴「期门穴」,肺经有三个点等,这些可以作为观察深层或潜意识层面的窗口,我想这就是老子所讲「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实际意义。

     我们把身体所有部分都了解清楚,不仅仅是肝经和肺经,也不仅仅是肝脏和肺脏的功能,了解全身12经脉,甚至奇经八脉的功能,那我想,我们对身体出现的任何异常情况都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明明白白,如此健康距离我们就不遥远了。

    

     ☆ 课程广告 ☆

    

     老师介绍

    

     范英志

     正安文化特约老师。在正安开设《中医心法与健康管理》、《伤寒与温病》、《辅行诀》、《古典中医私塾》等课程。

     辽宁中医药大学毕业,在国内行医多年,后在英国行医十年。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曾在国外传播中华文化,深受欢迎。

     对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有深入研究。对东西方古经典有很深的研究和整合,也对经典《易经》《德道经》《孙子兵法》《西游记》有独到而系统的研究。尤能把东西方术数和各大经典与中医打通授课,构建清晰的学习框架。

     执业中医师,擅长治疗内科五脏系统疾病与妇科、儿科病症。

     北京学院

     11月11日开讲

     详情咨询

     18811229397(杨洋老师)

    

    


     (暗号:中医心法)

    

     上课地点

     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40号

    

     版权声明

     1.本文来自正安文化,未经允许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2.文末留言区开放,欢迎踊跃参与讨论。本平台支持言论自由,精选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场。3.图源:摄图网。

     今日编辑:熊小安

    

    

     欲了解《中医心法》请点击阅读原文。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正安聚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