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杰 | 学中医要看到完整的人
2024/4/1 正安聚友会

    

     本 期 导 读

     每次想问题的时候都能想到我们要以人为本,就会定下神来,我们就是一个完整的人在这里。

    

     以人为本

     中医有个最大的特点叫以人为本,一定不能忘了人。如果哪一个中医不以人为本,那肯定不是中医,以人为本的时候就要想到这个人他是和自然发生关系的,他是和社会发生关系的。

     人就是一撇一捺,代表一个叫形,一个叫神。每次想问题的时候都能想到我们要以人为本,就会定下神来,我们就是一个完整的人在这里。

    

    


     人是要与外界发生沟通的,人这里有物质,有能量,有信息,都和外界发生沟通,沟通的部分又分为自然和社会。把这种模式记下来之后,再去想问题,就站在时间和空间的角度上了,我们一定要想到从自然的角度,一年是有四季的,我们住的地方有东西南北中有方位,这样就会比较清晰。

     比如中医常说的木生火,从一年四季来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个过程可以处理;从一天来讲,从早上到晚上这个过程可以处理;从东西南北中方位上也可以处理,这样就是站在一个时空的角度上去分析问题。

     然后我们再从形魂上去说这个事情,我们人体内部有一个东西叫气血。把五行配五脏,再配上气血,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了。

     人的一撇一捺就是形和神。我讲的是一个思路,有了这个思路就不会挂一漏万。大家想的都只是一个点,这个点也许很精彩,但是他也许会忘了很多东西,所以叫挂一漏万。

    

     这一刻的平静和富足

     就是未来的基础

     人之所以有那么多痛苦,是因为心里不愿意承认一个现实,就是人会生病,会变老,会死亡。一旦承认这个现实,生活中每一天都是赚来的。

     要知道我们一定有一天是会死的,死的时候是什么都带不走的。任何事情和死相比都变得不值一提,就像仓央嘉措的诗里说的「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闲事?」

     我们从今天开始知道一定会死,就可以从今天开始放下所有的执着,那么我们每一天看到的事情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哪怕今天跟家里人吵架,吵得不可开交,就想想万一明天就死了,今天这个事情还有什么大不了的。今天被别人骗了一百万很痛苦,如果明天就会死,这一百万被骗与否就没有区别。

    

     当我们把死亡作为一个平台的时候,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看看笑笑,能够看看笑笑的时候,就终于放下了。死亡是上天给我们的一个最大的礼物。因为看到自己必然会死,就知道今天放下总比明天放下要好一点,至少多轻松了一天。越早放下这些担子,就越轻松。

     那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可以帮助到其他人,可以被别人所需求。这个时候就从小我脱离出来,变成大我了。当我们知道自己还依然被别人所需求的时候,人生的价值就不断地在体现。

     我们知道死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我们也知道死亡是必然的,我们对死的恐惧就会放下来,对世间所有的纠结就会放下来。

     步步求生,处处可死。

     如果真的明白这个道理,其实现在就可以放下了,不管未来怎么样,至少现在是快乐的。这一刻的平静和富足就是未来的基础,所以把握每一个当下的平静和富足才是重要的。

    

     我们和空间从来没有分离过

     我们人体很好玩,这边是进口,那边是出口,进口和出口之间是循环的,肺开窍于鼻,从鼻把气吸进去,再从直肠末端放屁出去。

     现代医学把人体分为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等。但是如果有一个人能够把我们身体里面的这些管道都给捋直了,最后发现从进口到出口就是一根管子,如果学过组织胚胎学,就能理解这样一根管子。

     我看到一本书上写过,如果把人体的内脏全部都捋直了,找个望远镜从这边看过去,那边就透出去了。其实它就是一根管子,弯弯曲曲的放在身体里面,有的地方大,有的地方小,有的地方扭了,有的地方瘪了,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

     所以我们说五脏六腑是一气所化,也可以从组织胚胎学上获得验证,如果不是一气所化,就不会一气周流,没有一气周流,我们的内外就没有一个可以变化的东西。

    

     有一个东西叫莫比乌斯环,其实人体内外和这个莫比乌斯环的构造原理一样,就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最后都是在这个环上做了一个链接,我们自己认为我在这里,空间是空间,我是我,其实我们和空间从来没有分离过,我们就是这个空间的某一个点。

     如果用佛教的方式打坐入定,你就会知道,真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你从来没离开过这个世界,你就在这个房里面穿梭着,轮回亦是如此。

     当然我说的轮回不是迷信的轮回,是指你在这个穿梭当中,身体的气在穿梭,身体的内脏也在穿梭,所有的细胞组织器官都在穿梭,你和空间之间也在穿梭,未来科学越发达,越能证明我们这个思维模式是正确的。

    

     讲师介绍

    

     林杰老师

     福建中医药大学毕业,执业中医师

     从医二十余年,是中医的多面手,手法、针灸、中药样样精通。林杰老师学医以来,到处拜师访友,曾参访了上千高人,病患超过三十万人次。

     林杰老师认为:心法对于一个医生特别重要,具备多高的医疗水平与其境界息息相关。一个医者的风度,不仅仅体现在治疗阶段,更重要的是在举手投足间都能够影响到别人。

     中医有三个层面: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和医疗模式。一个合格的医生不仅仅表现为医疗过程中的专业,更应是思想上的「导师」和生活中身体上的「导游」。

    

     课程广告

     北京学院 ·线下课

     预报名

     ↓↓

     跟林杰老师面对面、手把手学习

    

    


     课程咨询:

     18811229397 (杨洋老师)

    

    

     上课地点

     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40号

    

     版权声明

     1.本文来自阳明普济堂,未经允许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2.文末留言区开放,欢迎踊跃参与讨论。本平台支持言论自由,精选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场。3.图源:作者提供、摄图网,侵删。

     今日编辑:熊小安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课程详情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正安聚友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