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揭秘:35岁后,为什么女人比男人越来越显老?
2022/8/8 9:00:00 中医养生

    

    疾病查询、健康指导、养生经典、有病不求人


     当皱纹爬上眼角、体力逐渐下降、年龄却不断攀升等残酷的事实摆在眼前,一大批姐妹们又要惊呼:女人的青春太短暂了啊!

     生长规律注定女人35岁后老得快

     据我国古代第一本医书《黄帝内经》解释,男女是有各自不同的生长发育规律的: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从以上,我们可得知,女子是以7年为一个周期计算生命生长;男子则是以8年为一个周期计算生命生长。

    

     女子发育更早,一般7岁换掉乳牙长出恒牙;14岁就开始来月经,可以孕育子女;21岁,智齿生长,身高长到最高点;28岁,身体发运到鼎盛,毛发也长到极点;35岁就开始慢慢衰老,面部开始憔悴,头发开始脱落;42岁,阳脉衰竭,面部全面焦黄,头发变白;49岁,月经断绝,不能再生育子女。

     反观男子,生长发育周期更长,相比女子衰老更慢,所以与35岁后的同龄女子比较,男子更显年轻。男子8岁才开始换乳牙;16岁方精气溢满,可生育子女;24岁,智齿生长,身高才长到最高点;32岁,身体最为强健;40岁,身体方才慢慢衰退,头发开始脱落;48岁,面色方改,头发斑白;56岁,精气减少,手足运动不灵活;64岁,牙齿与头发,落尽。

     综上可见,大部分女人在35岁开始走向衰老之时,男人则是在40岁才开始踏上衰老的旅程。而且从生命由盛到衰的时间来看,女子经历的是“七七”49年,男子则为“八八”64年。而且男子比女子还整整多了一个成长周期。所以,女子不仅成熟的早,衰老的也比男子早。

     难道就无法阻止女人衰老?

     那我们首先要弄明白女子为什么在35岁之后就开始衰老了。

     《黄帝内经》中提到:女子35岁阳明脉衰,脸色发黄、憔悴,头发脱落。

     这里所说的“阳明脉”主要指的是十二经络中的胃经,这条经脉经过大半个面部。

    

     当胃的消化能力减退后,会直接导致身体经络气血不足。这不仅影响脸色,使人出现“黄脸婆”征兆或黑眼圈和眼袋;还会表现出体力下降,也就是衰老。

     所以衰老的主要原因是脾胃的运化能力减弱了。这正是我们常说的老话“胃好身体就好”的道理。

     因此,女人想要保持青春,保护好脾胃才是关键!

     脾胃怎么保养?1.艾灸

     女生多为寒性体质,而且很多女生的生活方式导致体内湿寒严重,所以建议大家平时可以艾灸。

     中医认为艾灸可以调和阴阳,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

     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养脾胃我们可以艾灸的穴位有足三里、脾俞、胃俞。

     如果痰多加丰隆;容易恶心加内关;容易便秘加支沟;容易腹泻加天枢、神阙;胃纳不佳加中脘;体虚多病加百会、关元、太溪。

     不懂取穴?灸大夫公众号菜单栏-艾灸学院-穴位查询里面查找。

     2.刺激脾经

     从中医角度来看,一般脾胃功能强的人,站立时脚趾抓地也很牢固,因此,如果你脾胃功能不好,不妨锻炼锻炼脚趾。

     站立或坐姿,双脚放平,紧紧地贴着地面,脚趾练习抓地和放松,相互交替,这样能对小腿上的脾经起到很好的紧松刺激作用。

     按摩小腿也是一个很好的养脾方法。小腿集中了脾胃经的不少穴位,比如将小腿从上到下依次按摩,力度以能够承受为宜,按后觉得舒服就行了,不要在过饱和过饿时按摩,努力坚持每天睡前按摩三次。

     3.运动

     “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早睡早起,咱们来做运动”,运动是万能的方法,依靠适当的运动来帮助我们的“脾气”活动起来,这样就可以增强脾的运化功能。

     在每天起床和入睡前做20到40次,也可以用“摩腹功”按摩,即仰卧于床,以脐为中心,顺时针用手掌旋转按摩约20次。这小小的运动,对调动“脾气”可是有很强大的作用呢。

    

     4.饮食

     饮食是养脾健胃的重中之重,想要养脾胃,就要规律饮食,不能暴饮暴食,然后再吃一些养脾的食物,比如山药、糯米、黑豆、薏仁等等。

     5.不熬夜

     过劳熬夜也会影响脾胃功能,暗耗脾胃的气血,导致脾胃虚弱,从而皮肤发黄。

     发黄的原因正是由于身体血液的运行和分布不足,导致脸色发黄没有光泽,这是脾胃虚的表现。因此,姐妹们一定要注意休息,作息规律,切勿长期熬夜。

     另外,平时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按时休息,这样脾胃虚弱的症状就会慢慢得到调理。

     以上仅供参考,请在医师的指导下调理。

     审核:卢药师

     编辑:三七小妹

     返回主页面回复下列任意关键词

     即可查看相应文章

     | 背诊 | 面诊 | 舌诊 | 汗诊 | 目诊 | 辩证 |

     | 刮痧 | 拔罐 | 艾灸 | 点穴 | 足疗 | 打坐 |

     | 拍打 | 拉筋 | 青筋 | 指甲 | 痘痘 | 结石 |

     | 肝硬化 | 家居风水 | 三伏贴 | 醋泡蛋 |

     | 妙招 | 测试 | 冬病夏治 | 自己能治病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