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到末伏,每天在杯里放一小片,安神健脾、止咳化痰,还能调理睡眠!
2022/8/10 8:59:00 中医养生

疾病查询、健康指导、养生经典、有病不求人



陈皮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喝茶的时候,我们放点陈皮进去,煮粥的时候,也可以放点陈皮,煲糖水和老火汤就更不用说,不管煮什么,加了陈皮,味道就有了本质的升级。
还有人说,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
陈皮药用也是一绝,它的性子又很温和,基本上放到任何方中,都有一个很好的协助作用。
所以说,家中常备陈皮,那是一定没有错的,那么,陈皮适合哪些人呢?
喜欢吃肉,喉咙粘腻、痰多,疲倦嗜睡,能吃但是消化不了、容易腹胀胃胀等等,如果你也是这样,建议和陈皮做朋友。




吃陈皮九个好处收入囊中


1陈皮可以止咳
陈皮能够理气、化痰,非常适合湿痰、寒痰咳嗽者(出现咳嗽、痰多、舌苔白腻、胸闷、不思饮食等症状)。
患有支气管炎的人,也可试试用陈皮煮水喝。因为陈皮中的柠檬烯,能够刺激支气管,使腺体分泌增多,从而达到祛痰作用。
2陈皮可以降脂
肥人多痰,肥胖的人体内痰浊比较多。这样的人,可以取陈皮、荷叶各10克泡茶来喝,陈皮降浊,荷叶降浊的同时能够使清气往上升,一升一降之间,脾胃这个轮子就转动起来了,脾胃好了就更有力量把痰湿运化掉。
这个方子,它不光减肥,它还能降脂,因为它们两个本质上是一回事儿,都和痰湿有关,痰湿堵在血脉里,叫高血脂;塞在肚皮上,叫小肚腩。
而且现代研究也发现,荷叶本身有非常好的降血脂的作用,荷叶陈皮茶,喝上一段时间,体重变轻了,血脂也慢慢降下去了。
3陈皮化痰健脾
陈皮主要作用是行脾胃之气。脾胃主运化水湿,故脾胃之气行则能去湿、健脾、化痰,故陈皮具有养脾、醒脾、健脾的作用。

4陈皮治大便溏薄
中医认为大便呈稀水样改变,或者大便次数比较多主要是由于脾胃虚寒或者感受寒湿邪气的侵袭导致的。陈皮具有健脾之效,调中祛湿之功,可祛除体内寒气。
5陈皮管消化不良
陈皮的挥发油有祛痰平喘和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对胃肠道平滑肌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加食欲。
6陈皮安神
很多人不知道,陈皮也是可以安神的,这一点大部分书籍中可能都没有提到。
陈皮讲究的是一个陈字,就是要放置的久一些,陈皮经过岁月的沉淀有一股陈旧之气,能使人气定神安,并且陈皮还有独特的芳香气味。民间常用陈皮来制成枕头,清香怡人,对失眠和神经衰弱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7陈皮调理胸闷腹胀
陈皮中的橙皮苷、维生素B、维生素C等成分,可对肠胃有温和刺激,胃胀腹胀时,陈皮煮水一喝下去,胀闷感就会消失。
8陈皮管皮肤干燥
皮能养皮。皮肤不好,可以用火麻仁、山药熬粥,再加点陈皮进去,火麻仁润燥,能去除身体的干燥,山药色白入肺,能够养肺,肺主皮毛,陈皮把药性引到体表。
9陈皮有益预防血管硬化
含有果胶,能够减少脂类物质在血管中的沉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预防血管硬化。
总之,别看小小的一片陈皮,好处真的还挺多~


陈皮配它,效果更佳


很多人只知道将陈皮泡水喝,若能学点搭配技巧,保健效果还能更好!
1陈皮+枸杞=健脾止咳
推荐食谱:枸杞陈皮茶
作用:疏肝健脾、理气化痰。
做法:将红枣洗净,然后将红枣子取出备用,锅内放约500毫升的水,然后将陈皮、红枣、枸杞,以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约20分钟即可。起锅后,放入黑糖(随意)即可饮用。

2陈皮+赤小豆=清热祛湿
推荐食谱:陈皮百莲赤豆汤
作用:清热、祛湿、养心安神。
食材:陈皮5克、赤小豆70克、去芯莲子20克、百合10克。
做法:赤小豆提前浸泡1个晚上。莲子、百合提前浸泡1~2个小时。在锅中倒入所有食材,加入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煮1.5~2个小时左右。

3陈皮+山楂=刮油通便
推荐食谱:陈皮山楂茶
作用:消食化积、润肠通便、理气健脾。
食材:陈皮2克、北山楂干2克、炒决明子2克、干荷叶1克
做法:将上述食材一同冲泡饮用


食用陈皮,还要注意两点


1自制陈皮不可行
很多人以为,把吃橘子剥下来的皮晒干,就能代替陈皮。这其实是个误区,吃不对反伤身。
药用陈皮,在橘子的品种、制作工艺和保存上,都有很严格的要求。所以就不要自己在家制作啦。
2这些人群不宜食用
胃热的人:常伴有舌苔黄腻、爱吃冷食、胃痛拒按等;
热咳的人:咳嗽、气喘时带有黄白色的痰;
阴虚或气虚的人:
阴虚体质主要指的是阴虚和血虚,阴虚、血虚在临床表现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说头晕、目眩、耳聋、耳鸣、记忆力的减退,像我们俗称的亚健康状态,失眠、不寐、五心的烦热、腰膝的酸软,午后,就是中午以后,突然出现了像潮水一样热的感觉,叫午后潮热,烘热汗出、五心的烦热这些都是阴虚导致的症状。还有像容易疲劳、小便清长、大便经常没有力量,或者有黏腻,很多时候也是因为阴虚所造成的。
气虚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多与身体素质差、久病、劳累、饮食因素等有关。临床表现为气短、不愿说话、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上述症状加剧等为主要特点。在临床上,气虚主要包括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肝气虚诸证。
经过介绍,大家是不是更了解【陈皮】了?善用陈皮,避开误区,才能让它发挥更大的养生价值!
以上仅供参考,请在医师的指导下调理。
审核:卢药师
编辑:三七小妹
返回主页面回复下列任意关键词
即可查看相应文章
| 背诊 | 面诊 | 舌诊 | 汗诊 | 目诊 | 辩证 |
| 刮痧 | 拔罐 | 艾灸 | 点穴 | 足疗 | 打坐 |
| 拍打 | 拉筋 | 青筋 | 指甲 | 痘痘 | 结石 |
| 肝硬化 | 家居风水 | 三伏贴 | 醋泡蛋 |
| 妙招 | 测试 | 冬病夏治 | 自己能治病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