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千年前医圣留传下的养血方!能润百脉,泽皮肤,扫怪病!
2022/8/11 9:00:00 中医养生

    

    疾病查询、健康指导、养生经典、有病不求人


    

    

    

     今天跟大家聊一张酸枣仁汤。

     酸枣仁汤,对中国人来说,就像一位老祖母。从它1800年前诞生之时开始,就一直呵护着我们。始终如一地做一件事儿,就是养血除烦。

    

    

    

    

    酸枣仁汤的组成

    

    

     酸枣仁15克,甘草3克,知母,茯苓,川芎各6克。水煎服。

     这方子是1800多年前由张仲景所创,记载于《金匮要略》中。

     酸枣仁可以滋补心肝之血。知母可以清热除烦。茯苓可以健脾宁心。川芎可以疏肝解郁行血。甘草可以和中,调和诸药。

     主要治疗的是因为心肝血虚导致的失眠,就是所谓的虚烦不眠。患者因为心肝血虚引起心神不安、肝魂不藏,所以失眠。同时,又因为血虚阴亏而脉弦细,口干舌燥。心中缺血,所以心悸心慌。头面失血, 所以头目眩晕。

     不要只认为酸枣仁汤只能够助眠。酸枣仁汤也可以治疗其他杂病。

     酸枣仁汤是养血之剂,可以润百脉,泽皮肤,让人有无穷的生命之源。

     讲一个这样的故事。

     有一个37岁的女子。

     3年前,不知道原因,忽然右侧上眼睑出现跳动现象。而且跳动的范围开始向下发展,渐渐地,口角也跟着抽动。

     有时候,右侧的嘴角向着右侧牵拉,让患者右侧的眼睛紧闭,想睁开都困难。

     每次发作3到10分钟。每天最少发作10次,最多发作20次。

     精神比较紧张的时候,或者注意集中的时候容易发作。

     刚开始,患者就积极就医,但始终不能彻底控制,且抽动颤动的范围越来愈大。

     后来患者转投中医。

     刻诊,脉弦,舌红,苔薄白,大便偏干。

     患者平时睡眠质量一般,倦怠乏力,精神头不够,表情呆滞。右侧的抽动病已经历三年,所以患者右侧面部显得肌肉萎缩。

    

    

    医家开了这样一张方子

    

    

     当归,赤芍,钩藤,茯神各15克,知母,牡丹皮各10克,熟地,石决明(后下),炒枣仁各20克,川芎,全蝎各9克(冲服),炙甘草6克,白附子25克(先煎一小时)。

     每日一剂,水煎服。

     结果患者用药14剂,症状全消。包括大便干结、神倦乏力,都消失了。

     患者的问题是在于血虚失养。

     面部的抽动、颤抖,中医讲是有风邪。

     风邪来源的原因之一,就是血虚生热。

     患者的血,不够,形成阴血亏虚,继而化热生风。

     患者的血,有亏虚。可以从舌脉上看出。

     脉弦,主病在肝。肝血不足,肝气异常,甚至因为肝阴血不足而生成了虚热,所以患者脉象弦。

     患者舌红,主有热。阴血不足,一定生内热。内热迫血而行,所以舌红。

     因为血虚,导致患者神疲,倦怠。肌肉不得濡养肌肉,引起患者右侧的肌肉显得萎缩。

     阴血不足,肠道失于濡润,所以便干。

     阴血不足,心神失养,肝魂失藏,所以睡不好觉。

     化解患者这些毛病,比较好的方法是养血、清热,祛风。

     养血,用酸枣仁汤加减。酸枣仁汤就是养阴血、清烦热的。

     这个药方里面的炒枣仁、茯神、知母、甘草、川芎,是酸枣仁汤的基本化裁。不过,茯苓换成了茯神,可以增强安神之效。酸枣仁可以滋补心肝之血,知母可以滋阴清热除烦,茯神可以安神,川芎可以疏肝行血,令血液补而不滞。甘草可以调和诸药。

     再用熟地、当归进一步补血,赤芍和丹皮可以凉血清热,石决明、钩藤平肝可以缓肝阴不足、肝阳不宁之态。白附子和全蝎可以驱散风痰,用于治标。

     它是以酸枣仁汤为主,辅以四物汤的变方。加减之道,层次十分清晰。

     等患者的血足了,经脉得到濡养,虚热被清散,邪风被驱赶,症状自然就缓解了。

     母亲给我们血液。源于母亲的血液,濡养我们周身,滋润四肢百骸。能安享生命中的每一秒时光,都离不开血液的滋养。一旦血液亏虚,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

     酸枣仁汤像一位母亲,给我们滋补血液,缓解经脉的亏虚,和心中那一份烦躁。

     酸枣仁汤真是不简单。身上的许多怪毛病,如果证属血虚失养,虚热内扰,都有可能会以酸枣仁汤作为调治的基础。

     以上仅供参考,请在医师的指导下调理。

     审核:卢药师

     编辑:三七小妹

     返回主页面回复下列任意关键词

     即可查看相应文章

     | 背诊 | 面诊 | 舌诊 | 汗诊 | 目诊 | 辩证 |

     | 刮痧 | 拔罐 | 艾灸 | 点穴 | 足疗 | 打坐 |

     | 拍打 | 拉筋 | 青筋 | 指甲 | 痘痘 | 结石 |

     | 肝硬化 | 家居风水 | 三伏贴 | 醋泡蛋 |

     | 妙招 | 测试 | 冬病夏治 | 自己能治病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