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方子两味药,头痛、腹痛、胃痛,全身疼痛一扫光!
2022/8/15 9:00:00 中医养生

    

    疾病查询、健康指导、养生经典、有病不求人


    

     1

     过去走医的时候,都会带铃铛,摇铃过市,这是古代中医在游医途中的必备品,铃铛要挂在行医箱上,一路走街串巷,依靠铃声吸引病家前来寻找。

     有一味中药,它挂在树上就像铃子一样,只是不会响而已。它还有一个悦耳动听的名字,叫金铃子。

     宋代的《太平圣惠方》记载了一个成方比较早的经典方剂,叫金铃子散,全方由“金铃子(又名川楝子)、延胡索各一两”两味药组成。

     是治疗肝郁化火而导致的各种疼痛的基础方,它能行气,又能清热。

     肝火旺,很大程度上源于肝气不疏。这就是气郁才能化火。

     现代人情志不畅的太多了,肝郁气滞,必然导致气机逆乱,肝郁之气就会顺着往上走,到达胸部,就会引起胸肋胀痛;

     到达咽喉部位,就会引起咽喉干痒、疼痛;

     气到达头部,就会引起头胀头痛。

     就相当于你的体内成天制造垃圾,而金铃子散就是那清扫垃圾的环卫工人。

     金铃子散:金铃子(又名川楝子)、延胡索各30克。

     煎服方法是将这两味药研为细末,每次服用时取药末9克,用黄酒或温水送服。

     金铃子散,对气郁比较重的人效果好。这种气不是一般的生气,是气得周身上下都胀痛。

     还有些人的性子很急,像鞭炮一样,一点就爆。

     金铃子跟延胡索两味药,研成粉末放在家里,一痛就调个一小调羹,用黄酒或者温水送服就不痛了。

     记住哦,凡是性子暴跳如雷的,用这个非常好 !

     金铃子苦寒入肝,第一,就是清肝火、泄肝火。第二,就是能行肝气。

     你不是肝气郁滞而化火吗?

     这金铃子,既能够行肝气,还能泄肝火,一箭双雕,仿佛是长了眼睛的导弹,直中病机,没有半点废话和拖泥带水之意,将肝郁气滞、郁而化火的问题都解决了。

    

     2

     延胡索又叫元胡,元胡气温,是温暖行气活血的止痛药,所以心腹卒痛,卒就是快速的意思,快速痛要用它。

     明朝有个皇妃,吃了一些面团之类的东西胀痛在胃,太医都束手无策,用普通药没办法。

     李时珍说要不试试行气药,元胡打成粉,一吃下去就不痛了。所以李时珍感叹说,心腹啊,气滞疼痛,非元胡莫属。

     我们现在有元胡止痛片,它不单止心腹痛。

     头痛得很厉害,元胡止痛片,用姜枣茶送服,为什么呢?

     因为元胡止痛片只行气止痛,它像将军打仗无所不道,但如果没有姜枣(后备的粮草)去供应的话,痛虽然暂时除了,却容易反复。

     所以元胡止痛片,用姜枣茶送服就不容易反复。

     古人讲元胡专主一身上下诸痛,从头到脚的各类痛症都可以。

     有句医谚叫心痛欲死,速觅元胡。可以说元胡在止痛方面的作用还是很强大的。当然,金铃子也一点不差。

     清代医学家王子接认为,“金铃子散,一泄气分之热,一行血分之滞”。

     金铃子入气分,并且偏于苦寒,长于疏肝理气而泻肝火;

     元胡辛温,行气活血而长于止痛,二药组合,不仅能理气,还能止痛,像心痛、腹痛、胁痛、肋痛、胃脘痛等各种气痛都能缓解。

     正如李时珍所说,“用之中的,妙不可言”。

     以上仅供参考,请在医师的指导下调理。

     审核:卢药师

     编辑:三七小妹

     返回主页面回复下列任意关键词

     即可查看相应文章

     | 背诊 | 面诊 | 舌诊 | 汗诊 | 目诊 | 辩证 |

     | 刮痧 | 拔罐 | 艾灸 | 点穴 | 足疗 | 打坐 |

     | 拍打 | 拉筋 | 青筋 | 指甲 | 痘痘 | 结石 |

     | 肝硬化 | 家居风水 | 三伏贴 | 醋泡蛋 |

     | 妙招 | 测试 | 冬病夏治 | 自己能治病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