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都是拖出来的,一旦晨起有四个表现,是肝在“求救”,别大意!
2022/8/23 8:59:00 中医养生
疾病查询、健康指导、养生经典、有病不求人
俗话说,养肝就是养命,肝不好,未老先倒!肝脏作为我们人体重要的脏器之一,也是身体里最强大、功能最多的器官。肝养好了,身体也就好了!
但是由于肝没有痛觉神经,在其病灶早期时,身体往往不会出现明显的疼痛,一些小症状让人忽视,使病情不断恶化,那么肝不好会有哪些症状呢?
提醒:肝不好的四个"怪象"
1疲惫无力
如果你总是早起觉得疲倦、浑身乏力,就要小心是肝脏出现问题了。因为肝脏受损以后,导致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汲取出现问题,造成身体营养不良的原因。
2尿黄如茶
因肝损伤后,人体内胆红素浓度过高,会随尿排出体外,引起尿液发黄的情况。这种情况与上火、喝水少引起的尿液发黄并不相同,只有在肝病得到控制时,才会逐渐消失。
3刷牙出血
肝脏出现问题以后,其对人体凝血功能产生影响,凝血因子下降,从而导致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异常出血情况发生。
4食欲不振
如果早起不想吃东西,还伴随有恶心、呕吐的感觉,就要小心肝脏的健康状况了。
因为肝脏中的一些酶参与人体的消化,在肝脏受损以后,酶的数量减少,消化功能受到影响,就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
肝变“脏”,全身都会有信号要重视
1肝不好,头发先知
①两鬓长白发:肝胆两虚;
②头发很油、掉发严重:肝火旺盛;
③头发颜色偏黄:肝血亏虚;
④头顶出现白发:肝肾两虚;
⑤发际线出现白发:肝脾血不足。
2肝不好,眼先知
①视线模糊:肝血不足;
②眼睛干涩,眼疲劳:肝阴亏虚;
③眼红有血丝:肝火旺盛;
④眼睛发黄:肝胆湿热。
3肝不好,脸先知
①口苦口臭:肝火旺,浊气上逆;
②长斑长痘:肝毒堆积,内分泌失调;
③脸色暗黄:肝血不足,滋养不够。
4肝不好,看手脚
①指甲易断:肝血不足;
②指甲竖线:肝功能衰弱;
③手掌红斑:肝脏疾病;
④手背青筋暴露:肝气郁结;
⑤脚底粗糙脱皮:肝受损,代谢能力下降。
5肝不好,看情绪
①入睡困难,早醒:肝火旺盛;
②情绪暴躁、爱生气:气郁化火;
③经常放屁:肝郁气滞;
④抑郁焦虑:肝气不舒。
这四种行为最伤肝,尽量少做
1生气
怒伤肝,怒气瞬间爆发出来,会导致肝气横逆、肝阳暴涨;而强憋着、找不到疏解的方式,也会导致肝气郁结,极易引发胃痛、腹痛、便烂、头痛、胸闷、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子宫肌瘤、色斑、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等等。
2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可以说是万病的源头!五脏六腑都得不到休息,超负荷工作,抵抗力便逐渐下降了。而睡眠不足、熬夜对于肝来说也是致命伤害,极容易引起肝脏供血不足,影响肝脏细胞的营养滋润,而原本肝不好的朋友,在睡眠上更是马虎不得!
3用眼过度
老话说,肝藏血,开窍于目。眼睛的健康和肝脏功能息息相关。长期使用电脑、看电视、看手机,或者长时间看书,都是久视,会造成用眼过度。所以说,久视伤血,很容易使肝血不足。
4暴饮暴食
三餐要有规律,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东西吃太多会增加胃肠负担,诱发脂肪肝。暴饮暴食既损害胃肠道健康,也容易造成体内自由基大大增加,自由基越多,肝脏功能受损就越严重。
最容易增加肝脏负担的四种食物
1酒精
酒精的中间代谢产物乙醛可直接损伤肝脏,从而诱发酒精肝、脂肪肝以及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等。
2肥肉
肥肉中的嘌呤,是各种瘦肉精及化工饲料毒素的集散地。过量食用是各种急慢性疼痛的最主要罪魁祸首,是血管硬化的最直接诱因,也是各种结石的最大加工厂。
3腌菜
亚硝酸盐可在胃内合成亚硝胺,从而变成一种强烈的化学致癌物,而诱发肝癌。
4烧烤
研究发现烟熏、烘烤后的食物,含有具有致癌作用的,损伤肝功能。
中医推荐养肝小经方
1枣杞黄芪茶
配方:红枣30克,枸杞子20克,黄芪15克。
制法:将黄芪、红枣洗净,放入清水锅中煮沸,再转小火续煮10分钟。然后加入枸杞子煮约2分钟。即可滤入杯中饮用。
功效:枸杞保养肝脏、促进血液循环、明目、利尿、助消化、滋阴润肺。黄芪味道甘醇,可补气、活血、养颜、润肤、强壮体能、加速糖的代谢与脂肪分解。红枣补气、促进血液循环、保养心脏。常喝枣杞黄芪茶可保持活力、增强免疫力。
2决明菊花山楂茶
配方:决明子10克,菊花5克,山楂15克,或以上三味按一样比例,以沸水冲泡,加盖焖约30分钟即可。
功效:用于肝胃积热,饮食不香的干眼患者。
3黄花保肝茶
配方:黄花菜10克,五味子5克,甘草8克,枣(干)5克。将黄花菜、五味子、生甘草、红枣放入大茶缸中,用沸水泡5分钟。
功效:调养肝脏,有效辅助治疗肝炎肝硬化。
4玫瑰菊花茶
配方:玫瑰花6克、菊花2-3朵,沸水冲饮。
功效:玫瑰花调和肝脾,理气和胃,养血调经,美容养颜,在《本草纲目》中已有论述。玫瑰性温,味甘微苦,最明显的功效就是理气解郁、活血散淤和调经止痛,几乎适用于从青春期到更年期的所有女性。
穴位按摩法
1揉大敦穴
盘腿端坐,赤足,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足大敦穴(足大趾甲根部外侧),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足大敦穴,手法同前。
2按太冲穴
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趾骨之间)沿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20次,然后用左手按压右足大敦穴,手法同前。
3揉三阴交穴
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压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三阴交穴,手法同前。
以上仅供参考,请在医师的指导下调理。
审核:卢药师
编辑:三七小妹
返回主页面回复下列任意关键词
即可查看相应文章
| 背诊 | 面诊 | 舌诊 | 汗诊 | 目诊 | 辩证 |
| 刮痧 | 拔罐 | 艾灸 | 点穴 | 足疗 | 打坐 |
| 拍打 | 拉筋 | 青筋 | 指甲 | 痘痘 | 结石 |
| 肝硬化 | 家居风水 | 三伏贴 | 醋泡蛋 |
| 妙招 | 测试 | 冬病夏治 | 自己能治病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