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不是不要!千万不要乱吃!八宜三忌了解一下!
2022/8/31 9:00:00 中医养生

    

    疾病查询、健康指导、养生经典、有病不求人


    

    

    

     在现代生活中,作为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之一,六味地黄丸的“出镜率”之高、知名度之大、影响力之广,几乎盖过了所有中成药的“风头”。

     这个由北宋名医钱乙创制的经典名方,被誉为“补阴方药之祖”,因其显著的临床疗效而流传至今。

     根据此药方,用熟地黄、山茱萸、怀山药、泽泻、牡丹皮和茯苓共6味药材,精制而成的丸剂,就是六味地黄丸了。

    

    

    

    

    六味地黄丸非补品

    

    

     临床上,六味地黄丸常被用于肝肾阴亏所致的各种疾病。

     在悠久的历史岁月中,经过历代医家的验证,证实其功效不凡、适用性广,在多种慢性病和疑难杂病中均收获了良好的药效,为祖国医学描绘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是,六味地黄丸再好也不能当做补品来用。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经常有体虚的人将六味地黄丸当成保健品,未经医生诊断而随意使用,结果非但没有增强体质,反而致病。

     那么,应该如何科学地对待六味地黄丸呢?就此,记者采访了黑龙江省青年名中医、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中医师由冬冶,请他从六味地黄丸的药性、服用对象和禁忌等方面,特别是从“八宜三忌”的角度进行了系统梳理。

     由冬冶介绍说,传统中医认为,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因此,补肾精、调节肾阴肾阳被视为中医除病祛疾的重要“思想内核”。

     六味地黄丸最早源自“医圣”张仲景名著《伤寒杂病论》中的“金匮肾气丸”(即“桂附地黄丸”)。

     到北宋时期,太医丞钱乙认为,肾决定人的生长发育,强调补泻要同时进行,遂从“金匮肾气丸”入手,研制了滋补肾阴的名方——六味地黄丸。

     方中重用熟地黄,以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萸肉补养肝肾、且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精,“二山”共为臣药。三药相配合,有助于滋养肝脾肾,称为“三补”。

     但熟地黄的用量是山萸肉与山药两味之和,故以强肾阴为主,补其不足以治本。

     配伍泽泻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恋邪;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助益山药之健运。泽泻、牡丹皮、茯苓三药为“三泻”,渗湿浊,清虚热,平其偏胜以治标,均为佐药。

     以上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这是本方的配伍特点和精华所在。

    

    

    “八宜”有范围

    

    

     谈到六味地黄丸的功效,由冬冶概括说,此成药主要在治疗肾阴虚、护肝、抗疲劳、扩张血管、降血脂、预防脑血管疾病、提高身体免疫力、遏制更年期综合征等方面有“八适宜”的优势。

     1一宜肾阴虚

     肾阴虚的典型症状是潮热、盗汗、手脚心烦热、口燥咽干,还有遗精、梦遗、早泄等。

     六味地黄丸中含有熟地黄,并且分量属于六味药中最多的,有滋阴养津、补血之效,非常适合于阴虚所引起的骨蒸热潮、浑身乏力、消渴、月经不调等症;山茱萸、山药,为补肾药,能补肾、涩精、止遗,可医治因肾阴亏损所致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遗精、精神萎靡等症。

     2二宜护肝

     熟地黄、山茱萸均入肝经。在医生指导下,适当用点六味地黄丸,可有效提升肝功能,尤其是肝脏受损时,也能使病情得到缓解和痊愈。根据医嘱用药,还能延缓肝脏疾病的产生。

     3三宜抗疲劳

     人体六味地黄丸有一定抗疲劳作用,能够更好地帮助人们放松心情,减缓压力。在冬季适当吃些六味地黄丸,还能帮助人们对抗低温环境。

     4四宜扩张血管

     对高血压病人来说,适当应用六味地黄丸,能有效地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帮助纠正受损的肾功能,尤其对男人来说,一旦发生肾脏问题而不能及时“止损”,就会酿成慢性肾炎、肾衰,乃至尿毒症等严重后果,对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极大影响。

     5五宜降血脂

     随着年龄增长,出现高血脂的几率会越来越大,所以在平时一定要注意保养。在医师的处方指导下,适量食用六味地黄丸,有益于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而且还能帮助平稳血压。

     6六宜预防心脑血管病

     对于老年人来说,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就是心脑血管病了。其诱因,主要是血管“河道”被堵塞了而引发的。适度服用六味地黄丸,就能更好地清除血管内垃圾,通透并扩张血管,使人体得到更多的养分和营养。

     7七宜增强免疫力

     六味地黄丸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它能更好地激活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使人体自身产生更多的抗体,对抗外界的细菌和病毒,而且能有效地预防范感冒、扁桃体炎等疾病“偷袭”。

     8八宜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六味地黄丸能调节机体功能紊乱,对伴有潮红、潮热、出汗、焦急、心悸、急躁、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的更年期综合征人群,服用六味地黄丸效果显著。

    

    

    “三忌”请谨记

    

    

     由冬冶强调,尽管六味地黄丸好处多多,但绝不会包治百病六味地黄丸性味甘温,偏于补阴。因此,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从中获益。由冬冶告诫,以下三种人不宜服用六味地黄丸。

     1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忌用

     六味地黄丸是偏于补阴之药,配方中阴柔的成分多一些,如熟地黄性滋腻,服后会妨碍胃肠消化功能。尤其是中老年人脾胃功能不强者,更要谨服。如有必要,宜间断用药,不可长期连续服用。

     2阳虚之人忌用

     阳虚的人包括肾阳虚、脾阳虚等,面白、体弱,喜夏不喜冬,这样的人不适于食用六味地黄丸。还有因肾阳不足而致勃起功能障碍者,如果一味借助六味地黄丸,非但不起作用,反而“雪上加霜”。面对此种情况,应选用治肾阳虚的药物,比如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

     3健康人群忌用

     对于正常人群,如果没有任何肾阴虚的症状,也不适合六味地黄丸。健康人长期妄服会有较大的危害。首先,六味地黄丸重在补阴,适用于肾阴虚的患者,而非阳虚的群体。另外,长期依赖六味地黄丸的人容易形成体内湿热,还易口舌生疮。由冬冶强调,就算是适应症的病人,也要按医嘱服用,不能把其当成日常补品。

     以上仅供参考,请在医师的指导下调理。

     审核:卢药师

     编辑:三七小妹

     返回主页面回复下列任意关键词

     即可查看相应文章

     | 背诊 | 面诊 | 舌诊 | 汗诊 | 目诊 | 辩证 |

     | 刮痧 | 拔罐 | 艾灸 | 点穴 | 足疗 | 打坐 |

     | 拍打 | 拉筋 | 青筋 | 指甲 | 痘痘 | 结石 |

     | 肝硬化 | 家居风水 | 三伏贴 | 醋泡蛋 |

     | 妙招 | 测试 | 冬病夏治 | 自己能治病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医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