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补肾还是虚?可能是你用错方法了!肾要这么补才有效!
2021/8/11 8:51:45 养身健康百科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我经常腰膝酸软,是不是肾虚啊?”“肾虚要不要补?吃点什么能补肾?”

     ……

     也难怪,电视广告里天天说这样是肾虚,那样要补肾,恨不得全国人民都肾虚!

     但讲真,你真的肾虚吗?如果真是肾虚,又该怎么补?首先,来看看!

     但你真的肾虚吗?

     你的肾到底虚不虚?

    

     很多人以为,肾虚=肾病,其实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中医所说的“肾虚”,多是由于先天发育不良、禀赋不足,或者后天调养失当,如过度劳累、性生活频繁等导致。

     肾虚,可能表现为腰酸背痛、四肢畏冷、头晕眼花、耳鸣眩晕、夜尿频多、性生活质量下降等诸多症状。

     简单点来说,就是未老先衰。

     腰痛就是肾虚?

    

     未必!从中医角度来讲,腰痛也可能是淤血、湿热、风寒等因素所导致,不一定是肾虚造成的。

     所以,发生腰痛时,及时到医院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千万不要随便给自己扣个“肾虚”的帽子,自行服用各种“补肾”的中药,而耽误了正确的治疗。

     越补越虚?错在没辨证

    

     肾虚主要分为四型,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亏和肾气虚。前两者为最常见的,有的人可能还会同时阴阳两虚。

     1肾阳虚

     主要表现为“寒”性症状,如腰膝冷痛、四肢发冷、畏寒等。还可能伴有男性性功能不佳,如早泄、遗精,女性白带清稀、婚久不孕等。

     2肾阴虚

     肾阴虚主要以“热”性症状为主,表现为腰膝酸软、四肢乏力、燥热、盗汗、口干咽燥、尿黄便干、性欲亢进、耳鸣等。

     3肾精亏

     会有脱发、健忘、齿松、性功能下降等表现,还可伴有男性精少、女性经少经闭等症状。

     4肾气虚

     有气虚表现,比如气短自汗、倦怠乏力、面色晃白、小便频多、遗精早泄、舌淡苔白、脉细弱。

     补肾,别只盯着六味地黄丸!

    

     只要提及补肾,很多人都会想到经典的六味地黄丸,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因为,任何药物,对症才是良药,不对症就是毒药。所以,快让我们来看一下,六味地黄丸到底应该怎么吃!

     1适宜人群

     肾阴虚的人:

     足跟痛或足心发热的人:足底乃肾经所过,足跟痛或足心发热是肾气不能正常运化的表现。

     虚火牙痛的人:这种牙痛与实火牙痛不同,虚火牙痛的牙龈并不肿,只是隐隐作痛,患者在牙痛时喜欢喝热水。

     2不适宜人群

     肾阳亏虚的人:

     脾胃亏虚者:表现为腹胀、食少纳呆、大便稀或大便秘结等。这类人服用后会影响食欲、损伤脾胃。

     湿热体质:有舌苔厚腻、小便短赤,舌边有齿痕、口中气味重、痰多等一系列湿气重的表现。

     感冒期间:感冒期间服用补益类药物容易敛邪,导致外邪留连不去,延长病程。

     养肾,这些方法很好!

    

     1吃“黑色食物”

     01. 黑豆

     润肾燥、止盗汗,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可以适当补充黑豆。它不仅能给予人体各种营养素,还对肾有好处。

     中医有“黑色入肾”的说法,经常食用黑豆,润肾燥、止盗汗,可改善小便频数、夜尿增多的症状。

    

     02. 黑米

     滋阴补肾,小小的黑米,富有高营养。它被称为“长寿米”,含有较高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

     《本草纲目》记载,黑米具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开胃益中”之功效。

    

     2多按摩

     01. 搓脚心

     经常按摩足底的涌泉穴可益精补肾、促进睡眠,对肾虚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等症有一定的疗效。

     涌泉穴在足掌的前1/3,屈趾凹陷处。两手搓热后,左手搓右脚心,右手搓左脚心,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搓300下。

    

     02. 揉脐腹

     脐与脏腑经脉、四肢百骸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此外,按摩位于脐下3寸处的关元穴也可以按揉,对养肾补阳有一定的效果。平躺卧在床上,用手掌按揉肚脐5分钟,坚持2个月。

    

     03. 按腰部

     腰为肾之府,刺激腰部的命门穴、肾俞穴有助于增加肾气。命门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与肚脐同一水平处;肾俞穴位于命门穴两侧旁开1.5寸处。

     将两手掌对搓至手心发热后,分别放置于命门穴、肾俞穴处,上下按摩腰部,早晚各1次,每次约200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养身健康百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