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这种调味品犯1个错,小心骨头变脆、血管变硬!提醒:牢记3点,这样吃更健康!
2023/3/14 7:01:48 养身健康百科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酱油是家家户户不可少的调料,糖醋菜、红烧菜、油焖菜、炖菜等都要加一点,不仅可以改变菜肴的颜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添菜的口味。

     但你知道吗,吃酱油也有讲究,若是吃错了,胃、肾、心都受伤!

     酱油吃多的危害

     其实,酱油之所以不能多吃,还是在于盐的含量。酱油中的含盐量比较高,而我们平时做菜,在加入盐的同时还要再放很多酱油。人体长期摄入过量的盐,就会诱发一系列的身体问题。比如:

     1

     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风险

     人体摄入过多的盐后,为了保持体液平衡,细胞外液就会随之增多,血容量也会增加,血压也就升高了。而高血压呢,又会进一步导致心血管疾病。

     据研究显示,全球每年约有165万人,因吃盐过多,引发心血管疾病致死!

    

     2

     伤肾

     肾脏,是人体的主要代谢器官,钠在进入体内后,大约95%都需要由它来代谢,所以,如果钠摄入过量,就会加大肾脏负担,损害肾脏。

     3

     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钠离子在排出体外的同时需要钙离子的协助,换句话说,排的钠越多,钙的消耗越大,罹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也就越大。

     4

     损伤胃黏膜

     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中的氯离子会使胃酸浓度升高,而高浓度的胃酸,会腐蚀胃黏膜,进而诱发各种胃病,增加胃癌风险。

     挑选安全的酱油

     关键看这两点

     1

     看氨基酸态氮含量

     “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则酱油品质越高,鲜味也就会越浓。根据我国食品相关标准,酱油中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可分为4个等级:

     ①特级:氨基酸态氮≥0.80g/100ml

     ②一级:氨基酸态氮≥0.70g/100ml

     ③二级:氨基酸态氮≥0.55g/100ml

     ④三级:氨基酸态氮≥0.40g/100ml

    

     所以平时最好选特级酱油。


     2

     看配制原料,大豆和小麦最佳

     酱油的发酵原料主要有大豆、豆粕、小麦以及麸皮。

     相比之下,使用大豆和豆粕对于酱油的品质影响不大;小麦当中的糖类物质更加丰富,所以在后期发酵过程中也会使得香气更加浓郁;麸皮成本较低,味道适中。

    

     所以,购买酱油,建议选择以“大豆和小麦”为原料的产品。

     朋友们,我们一定要选择好的酱油,同时在平常做饭时“手紧一些”,控制好酱油的使用量。

     世卫组织建议:每人每天的食盐量,应该控制在6g以内。所以,大家炒菜时,不仅要控制酱油的放入量,同时也要控制盐的放入量。其他鸡精等含盐量高的调料也得注意,以免钠摄入过量,影响身体健康。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养身健康百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